逝节警沧海,儒服窘囚拘。
媛姝挈俦匹,偷为晨暮娱。
火维系异人,闻声阻涛湖。
超然狎沤鸟,紫气望舳舻。
郊迎导飞盖,神采溢交衢。
女偊色孺子,禦寇道冲虚。
嘉辰降奎宿,介苏盛簪裾。
移榼坐园馆,朱袍皓髯须。
千纪瞹相接,颉颃列仙儒。
侧闻谢弓招,北辙折东趋。
孤衷喻删述,不为束帛污。
苦聃弃柱下,两生谁谓迂。
列烛泛清醑,硕果一世无。
且欣缵喁唱,矜式昌吾徒。

湘绮丈莅沪越旦为东坡生日亲旧遂迎集愚园张宴纪以此诗

逝节警沧海,儒服窘囚拘。

媛姝挈俦匹,偷为晨暮娱。

火维系异人,闻声阻涛湖。

超然狎沤鸟,紫气望舳舻。

郊迎导飞盖,神采溢交衢。

女偊色孺子,禦寇道冲虚。

嘉辰降奎宿,介苏盛簪裾。

移榼坐园馆,朱袍皓髯须。

千纪瞹相接,颉颃列仙儒。

侧闻谢弓招,北辙折东趋。

孤衷喻删述,不为束帛污。

苦聃弃柱下,两生谁谓迂。

列烛泛清醑,硕果一世无。

且欣缵喁唱,矜式昌吾徒。

注释:

  • 逝节: 指岁月流逝。
  • 儒服: 穿着儒家学者的服装。
  • 媛姝: 美丽的女子。
  • 挈: 携带。
  • 偷: 偷偷地。
  • 晨暮: 早晚。
  • 火维系: 火光连接。
  • 紫气: 祥瑞之气。
  • 郊迎: 在郊外迎接。
  • 御寇: 道家的防御术士。
  • 嘉辰: 吉利的日子。
  • 介: 辅佐。
  • 移榼: 把酒壶移动到一边。
  • 朱袍皓髯: 穿着红色的官服,有白色的胡须。
  • 千秋: 一年。
  • 颉颃: 鸟相互比高低。
  • 侧闻: 偶然听到。
  • 北辙: 指苏轼的贬谪之地。
  • 孤衷: 孤独的心意,这里指对苏轼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 删述: 编辑或整理书籍。
  • 苦聃: 老子。
  • 两生: 两个学生。
  • 列烛: 点燃蜡烛。
  • 瞹: 同“筵”。
  • 缵诵: 继续诵读诗文。
  • 矜式: 崇尚、效仿。
  • 昌: 兴旺发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苏轼(东坡)庆生所作的诗歌集。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苏轼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了作者对他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逝节警沧海,儒服窘囚拘。”诗人以时间的变化为起点,感慨着岁月如潮水般无情流逝,而自己却如同被囚禁的儒者一样难以自由。这里的“逝节”既是指时间的流逝,也是比喻人生易老,时光不等人。“儒服”则是指穿着儒者的装束,象征着自己的学问和思想受到束缚,无法自由发挥。“媛姝挈俦匹”,则是说美丽女子带着伴侣一同前来,这可能暗示了苏轼的才情与美貌并重,以及他在生活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偷为晨暮娱”,则表明这些前来的人只是来享受苏轼一天的陪伴,而不是真正为了交流或探讨什么重要话题。

“火维系异人,闻声阻涛湖。”描述了苏轼的声音如同火一般燃烧,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但同时也像波浪一样阻挡他人前行。这既表达了对苏轼声音影响力的肯定,也隐含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敬畏。而“超然狎沤鸟,紫气望舳舻。”则描绘了苏轼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他如同神仙一般的神秘气质。“紫气望舳舻”,则意味着苏轼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所在的时代和地域,成为人们仰望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生活点滴的刻画,展现了他的学识渊博、人格魅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人物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