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呼饮多景楼,邀遮海客扬清讴。
追诵元章登览句,江山漠漠风云秋。
粉墙剥落向千载,玉箸金蕤晦光彩。
何期一幅窗几间,蛟螭倔强拿溟海。
当年传观惊万人,丞相桧章押缝在。
烦公缄椟朱藤缠,上腾精气虹贯天,恐窃笔法骄飞仙。

我昔呼饮多景楼,邀遮海客扬清讴。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我昔呼饮多景楼,邀遮海客扬清讴”,意思是我曾经在多景楼上饮酒吟诗,邀请着那些来自海上的客人一起歌唱。这里的“呼饮”指的是饮酒吟诗,而“邀遮海客”则意味着邀请那些来自海上的客人。而“扬清讴”则是指歌唱清丽的诗歌。

追诵元章登览句,江山漠漠风云秋。
接着诗人回忆起元章(苏轼)的诗句,他写道:“追诵元章登览句,江山漠漠风云秋”。这里,诗人通过追述元章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他认为,自己曾经在多景楼上饮酒吟诗,邀请着那些来自海上的客人一起歌唱,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然而,当他看到元章的诗句时,却感到有些失落和寂寞。因为元章的诗句中,描绘的是一幅江山壮丽、风云变幻的景象,而他却只能在多景楼上独自吟唱,无法与这些美景相融合。

粉墙剥落向千载,玉箸金蕤晦光彩。
诗人描述了多景楼上的墙面逐渐剥落,只剩下千年的时光。这里的“玉箸金蕤”形容了墙壁上的花纹精美如玉筷子和金簪子,但它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而“晦光彩”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受,他觉得这些美丽的花纹已经失去了它们应有的光泽。

何期一幅窗几间,蛟螭倔强拿溟海。
诗人又转向了另一幅画。这幅画被挂在窗户旁边,它的形状就像一条蛟龙在大海中挣扎。这里的“蛟螭倔强拿溟海”形容了这幅画中蛟龙的形象生动而有力。然而,诗人却感到有些惊讶,因为他没想到这幅画中会有那么多的蛟龙。

当年传观惊万人,丞相桧章押缝在。
诗人回忆了过去的情景。当时,这幅画在众人面前展示,引起了轰动效应。而那些负责看守的人则将这张画压在了缝隙中,以保持其完好无损。这里的“丞相桧章押缝在”形容了这些人的职责和职责。

烦公缄椟朱藤缠,上腾精气虹贯天,恐窃笔法骄飞仙。
诗人再次提到了那张画。他请求公卿大臣们将这张画封存起来,用朱藤缠绕起来,并希望它能飞升到天空中。然而,他也担心有人偷走这幅画的笔法,让它变得骄傲自大并飞升到天上成为神仙。

赏析:
这首诗以多景楼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饮酒吟诗、欣赏元璋诗篇的场景以及多景楼上墙面剥落、蛟螭倔强拿溟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被认可、命运不如意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元璋诗句的引用和对画作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天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整首诗还透露出诗人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