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窟幸自脱,螺径仍互没。
蓝舆绕冈阜,向背穿丛樾。
下压汪汪陂,卧镜烛眉发。
山花颇牵引,到眼乱红白。
时惊栖鸟起,狂走怪此客。
渐寻车辄高,岩气益盘结。
超超世外踪,漠漠云中宅。
斜阳映峥庐,桃柳初秀发。
墙碣蜗已篆,厨书鼠罢齧。
楼头万古意,倚眺剧呜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在1620年所作的。当时他游历于江西,与友人易实甫、李攀龙等同游西山,写下了此诗。
第一句“蛟窟幸自脱,螺径仍互没。”意思是说,蛟龙的洞穴侥幸没有被挖掘出来,螺蛳的通道仍然相互隐藏。这里的“蛟窟”和“螺径”都是比喻,暗指那些隐秘的地方或者秘密的通道。
第二句“蓝舆绕冈阜,向背穿丛樾。”意思是说,一辆蓝色的车子环绕着山岗和丘陵,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都穿过了树林。这里的“蓝舆”指的是车子,而“冈阜”和“丛樾”则分别是指山岗和树林。
第三句“下压汪汪陂,卧镜烛眉发。”意思是说,车子下压着深深的湖泊(汪汪陂),就像镜子一样映照着天空中的云彩(卧镜)。这里的“汪汪陂”指的是湖泊,而“卧镜”则是比喻。
第四句“山花颇牵引,到眼乱红白。”意思是说,山上的花朵被风吹得四处飘动,让人眼花缭乱(到眼乱红白)。这里的“山花”指的是山上的花朵,而“乱红白”则是形容花朵的颜色。
接下来的几句都是描写西山的风景。如第五句“时惊栖鸟起,狂走怪此客。”意思是说,有时突然有鸟儿从树上飞起,让我觉得奇怪(狂走怪此客)。这里的“栖鸟”指的是树上的鸟儿。
第六句“渐寻车辄高,岩气益盘结。”意思是说,渐渐找到了车子的路线(车辄高),那里的岩石气息更加浓烈。这里的“车辄高”指的是车子的路线。
第七句“超超世外踪,漠漠云中宅。”意思是说,这里像是世外桃源一般(超超世外踪),云雾缭绕的山峰如同云中的房屋。这里的“世外踪”指的是世外桃源。
第八句“斜阳映峥庐,桃柳初秀发。”意思是说,斜阳映照着那座高高的茅草房子(峥庐),桃花和柳树刚刚长出了嫩芽。这里的“峥庐”指的是那座高高的茅草房子,而“桃柳初秀发”则是形容春天的景象。
第九句“墙碣蜗已篆,厨书鼠罢齧。”意思是说,墙上的石碑已经被蜗牛啃食(蜗已篆),厨房的书柜已经被老鼠啃食(鼠罢啮)。这里的“墙碣”指的是墙上的石碑,“厨书”指的是厨房的书柜。
第十句“楼头万古意,倚眺剧呜咽。”意思是说,楼上的人们都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倚眺剧呜咽),他们倚靠在栏杆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的“万古意”指的是对过去的感慨,“倚眺剧呜咽”则是形容人们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