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竹十数竿,杂桃李杏梅。
牡丹红踯躅,胥父所手栽。
池莲夏可花,棠梨烂漫开。
父在琉璃窗,颏唾自徘徊。
有时群松影,倒翠连古槐。
二鹤毰毸舞,鸣雉漫惊猜。
其一羽化去,瘗之黄土堆。
父为书冢碣,为诗吊蒿莱。
天乎兆不祥,微鸟生祸胎。
怆悢昨日事,万恨谁能裁。

墙竹十数竿,杂桃李杏梅。

牡丹红踯躅,胥父所手栽。

池莲夏可花,棠梨烂漫开。

父在琉璃窗,颏唾自徘徊。

有时群松影,倒翠连古槐。

二鹤毸毸舞,鸣雉漫惊猜。

其一羽化去,瘗之黄土堆。

父为书冢碣,为诗吊蒿莱。

天乎兆不祥,微鸟生祸胎。

怆悢昨日事,万恨谁能裁。

【注释】:峥庐:作者的住所。杜鹃(zhōu)啼,传说中一种能模仿人声的鸟。杜鹃啼叫是春天将要结束、夏天即将到来的一种预兆。这首诗是杜甫在战乱中写给他的亲人的。“墙竹”四句:描写了杜鹃啼叫的景象。“墙竹”,指院墙内的竹子。这几句写院内院外各种花草树木。“牡丹红踯躅”,指牡丹花的颜色是鲜红的。“踯躅”,即郁金香,一种红色的植物。“胥父”:指作者的父亲。“手栽”,指亲手种植的。“池莲”,指庭院里的荷花。“池莲夏可花”,“夏”指夏季;“可花”指开花。“棠梨”,指棠梨树,一种落叶乔木。“烂漫开”,形容棠梨花开得茂盛而灿烂。这几句写的是庭院中的花卉。“父在”三句:写庭院里的情景。“父在”,指的是作者的父亲还在世。“颏”,下巴。“咀”,吃食时发出的声响。“自徘徊”,自己来回走动。“有时”两句:写庭院里鸟儿的动态。“群松影”,指庭院里长着的松树的影子。“倒翠”,形容松树枝叶繁茂的样子。“连”,连接。“古槐”,指院里的槐树。“二鹤毸毸舞”,“毸毸”,形容鹤的飞翔姿态。“二鹤”,指庭院里的两只鹤。“毸毸舞”,指它们在院子里翩翩起舞的样子。“鸣雉”,指山鸡之类的野鸡,“漫”,随意地。“惊猜”,指它们被惊动后四处奔跑,好像在互相猜疑一样。这两句写的是庭院里鸟儿们活动的情景。“其一羽化去”五句:写父亲已去世。“其一羽化去”,指父亲已经仙逝。“其”,指作者的哥哥,作者称自己的哥哥为其父的“一”。“‘羽化’,道教用语,意为灵魂升天或化为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哥哥的灵魂已经升天而去。“瘗”,埋葬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黄土堆”,指坟墓。“父为书冢碣,为诗吊蒿莱。”《坟》是《诗经》篇名,“冢碣”,指墓碑。“蒿莱”,指荒草,野蒿,也指野地里生长的草木。“天乎兆不祥”,意思是说上天预示不吉的征兆已经出现。“微鸟生祸胎”,微物生灾祸。这句是说,一只小小的小鸟却给家族带来了灾难。这两句写的是父亲仙逝以后,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于命运不济和家破人亡的哀怨心情。

【赏析】:

首联先以墙竹、桃花、梅花、牡丹、踯躅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幽深宁静的院落图景,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景物的熟悉和亲切。

颔联以海棠、棠梨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明媚绚丽的庭院风光图,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生活的美好回忆。

颈联以荷叶、棠梨等意象写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向往。

尾联由庭院中鸟儿的活动过渡到作者与兄长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离去的悲痛之情。

全诗通过描写院落中的景物,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