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笼塔向江州,镫火烧云澹蜃楼。
刚是亲朋携手地,琴歌对酒水空愁。
【注释】
①湖口阻暴风六七日:指公元763年(唐广德二年),杜甫由潭州(今湖南长沙)往江西吉州途中,遇风受阻达六、七天。
②却还九江:指诗人于七月初八从浔阳(今江西九江市西)返回吉州。因“浔阳”属江州,故用“却还”。
③取陆(qǔlù):取道陆路。陆路是指陆路驿道,即官道。
④澹蜃楼: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如蜃气蒸腾而起。
⑤琴歌对酒:以琴伴奏饮酒作诗。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当时,杜甫由江西吉州回乡途经湖口时,遭逢狂风暴雨,舟船几被吹翻,在陆路驿道上停留了六七天,后才得以还家。此诗即为途中所感而作。
首联写途中遇风受阻的情形。“烟波笼塔向江州”,是说江边的寺庙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笼”字,既写风势之大,也写出雾之浓;“塔”是寺的标志性建筑。“向江州”,点出目的地是江州。
颔联描绘了一幅雨中送别图景。“镫火烧云”,形容风雨交加之时,灯火通明的驿站上火光冲天。“淡蜃楼”三句,是说刚刚与亲友相会,便又要挥手告别,心中不免惆怅。“刚是亲朋携手地”,刚是与亲友团聚的地方,但转眼就要分手,自然令人愁思满腹。
尾联写归途中的感受。“琴歌对酒”,以“琴歌”代指宴饮。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宴会上弹琴唱歌,对着美酒,不禁感到空虚怅惘。“空”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落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