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残衙鼓上星辰,露坐亭栏隔昔人。
何地胡床弄风月,竿灯犹认曲车尘。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这是一道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的匹配能力的题目,考生要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重点注意关键字词的含义。
本首诗前两句写晚望景色:残衙鼓声上星辰,露坐亭栏隔昔人。
“残衙鼓声”是傍晚时分衙役们撤班回家时敲击的长鸣之鼓,声音在空旷的庭院回响;“星辰”是夜晚天空中闪烁的星星;“露坐”即在露天坐了一夜。
后两句写诗人夜游所见:何地胡床弄风月?竿灯犹认曲车尘。
“何地”指哪里,“胡床”是一种用树枝或竹子编成的坐具,可坐可卧,也可倚靠,供人休息。“风月”是指美好的风景,也指男女欢爱之事。“竿灯”指灯笼,因多系竹竿制成,故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在哪里能欣赏到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呢?那灯笼里依稀还能辨认出曾经留下的马车痕迹。
【答案】
数残衙鼓上星辰,露坐亭栏隔昔人。
数残衙鼓,指傍晚时间,衙门里的鼓声渐渐停止,天上的星星开始亮起来。数残衙鼓,指傍晚时间,
衙役们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各自回到家中去了。露坐亭栏,指诗人独自坐在亭子边,观赏夜空中的星星。
露坐亭栏,指诗人独自坐在亭子边,观赏夜空中的星星。隔昔人,指过去的人们,指作者所思念的人。
何地胡床弄风月?竿灯犹认曲车尘。
何地胡床,指诗人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胡床,指一种可以坐可躺、可倚可靠的简易坐具,这里泛指简陋的旅舍。风月,
指美好的景色或男女欢爱的情事。竿灯,是挂在杆上的灯具,古代常用竹筒装上油料,点燃后置于杆头。竿灯犹认曲车
意谓灯笼里依稀还残留着过去车轮的痕迹。曲车,古代的一种车,形状像曲颈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