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监税此江浔,绵丽山川隔素襟。
几见算缗成稗政,争传盟水试冰心。
矶边风晓旌旄静,帆畔春阴鼓吹深。
知汝清香公退候,东南民力为沉吟。
【注释】
过宝塔洲题寄榷使余太守:过江浔,即江西南昌,故有“江西”之称。榷使余太守,指宋代的余玠,他在任时曾主持修筑江南堤防,以御金兵南扰。宝塔洲,位于江西九江市西长江中,因建有宝塔而得名。余太守,即余玠,字公度,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监税,主管税收的官员。算缗,即按人口编户征收的一种赋税。稗政,指小道消息、传闻之事。盟水,即赣江,古称“大川”。冰心,形容清澈如冰的水。矶边,即江边的山岩。风晓,早晨刮风。旌旄,古代帝王所乘的旗子,这里指旌旗。静,安静。帆畔,即船边。春阴,春天的阴霾。鼓吹,古代的一种乐器,多用在船上。东南民力为沉吟,即百姓因余玠而忧愁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秋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写余玠筑江南堤防一事,表达了对余玠治水有功和关心民生的赞美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意境开阔。
开头两句“故人监税此江浔,绵丽山川隔素襟。”意思是说老朋友在这里监税,美丽的山川隔着一条白练般洁白的长裙。这两句主要描写了余玠治理江西江面的情况。江面的辽阔与美丽,以及余玠的辛勤工作,都深深地打动了诗人。
中间两句“几见算缗成稗政,争传盟水试冰心。”的意思是说:几次见到算缗成为小道消息,人们争相传说盟水试冰。这里的算缗,是指按照人口编户征收的一种赋税;盟水试冰心,则是指余玠在治理江面的功绩被人们广为传播,并被视为一种值得效仿的精神品质。这两句既表现了余玠的政绩,又表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最后两句“矶边风晓旌旄静,帆畔春阴鼓吹深。”意思是说:风拂过江边山岩上的旌旗,静静地飘扬着;船头吹着春风,远处的鼓吹声渐渐传来。这两句主要描绘了余玠治理江面的壮观景象。风吹过江边的山岩上的旌旗,静静地飘扬着,这是大自然的景色;而船头吹着春风,远处的鼓吹声渐渐传来,则是人工的声音。两者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余玠治理江西江面的情景进行描写,展现了他勤政务实、关心民生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品质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