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逐飞云西复东,鸣霄大壑亚天风。
歌呼时起千林鹊,襟佩寒依一径虫。
溪转笙竽邀籁静,雨冥村坞上灯同。
柴门却许添鼾睡,愧汝忘机织履翁。
【解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是一首纪游诗。全诗四联,第一联起兴,写东林寺的景色;第二联描绘了诗人乘飞云西去,再向东去,一路经过山壑,又回到东林寺的情景;第三联描写了诗人在东林寺所见到的景物:千树鸟雀齐鸣;第四联写了诗人夜宿村舍时的情景。最后以“愧汝忘机织履翁”点出自己的心境。
【答案】
首句中的“东林”即指东林寺。“趋通远驿未至十馀里”,说明诗人由东林寺出发,经十里左右的路到达通远驿。“托宿村舍”表明诗人已经住进村舍。第二句写诗人乘飞云向西去,再向东去,一路上经过山壑,又回到东林寺。第三联中,“鸣霄大壑亚天风”描写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歌呼时起千林鸟”写出了山间林木茂密,百鸟争鸣的景象。“襟佩寒依一径虫”是说诗人在山林间行走,衣襟和佩饰上沾满了寒露,而只有一条小虫陪伴着他。“溪转笙竽邀籁静”写的是在树林深处,溪水转流,笙竽声随风而来,使得山林间寂静无声。“雨冥村坞上灯同”写诗人在山村中行走,天色阴暗如雨,只有一盏灯亮着。“柴门却许添鼾睡”写诗人在村舍中睡觉,听到有人在酣睡的声音,而他自己则因劳累而打起了鼾声。最后两句,“愧汝忘机织履翁”,是说自己惭愧,因为自己忘了织鞋的事情,而像那个忘记织鞋的人一样,过着安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