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天四海各蟠胸,想得浮卮蜃气浓。
筇杖乍违山水窟,欃枪竟犯斗牛冲。
陶潜故里荒三径,杜甫残年对四松。
飘泊忝为文字饮,隔随父老愧衰慵。
【注释】:
倦知:厌倦了。同年:同朝为官的友人。消寒第三集:指唐白居易在长安与王涯、刘禹锡等人组织的“九老会”,每年冬季举行聚会,称为“消寒”之会。即席诗:当场作的诗。次韵:用别人的原韵作诗(即用别人的诗句来写自己的诗)。陶潜:指晋诗人陶渊明。杜甫:指唐朝诗人杜甫。三径:指陶渊明隐居时种菊的三条小径。欃枪: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七颗星。斗牛冲:指星象中的斗和牛,这里比喻战乱和兵戈。飘泊:漂泊,流落。忝:有愧。父老:对年长者的敬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朋友邀请参加“九老会”而作的一首和诗。全诗以叙友情起兴,然后转入咏物抒怀,最后又回到题旨上来。
首联两句说诗人因久未赴“九老会”而写了这首诗寄给与会的朋友们。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对这次盛会的向往,因为诗人深知这次集会是一次难得的相会,所以诗人用了“倦知”二字,写出自己对这种难得的相聚感到十分疲倦的心情;接着诗人又说“弥天四海各蟠胸,想得浮卮蜃气浓。”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诗人已经厌倦了官场上的种种烦恼,但是仍然不能忘记这一年一度的盛会,想到这些,不禁觉得眼前浮光耀金般的酒气弥漫着,让人陶醉不已。诗人在这里用“蟠胸”和“浮卮”来形容酒色之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饮酒时的神态和心情。
颔联两句说诗人虽然已经远离了山水间的胜景,但是仍然怀念着那些美丽的山水景色。诗人先用“筇杖”来描绘他行走的状态,然后用“欃枪竟犯斗牛冲。”来描写他的目的地——斗牛两宿之间的景象。诗人在这里用“犯”字形容斗牛两宿之间的险峻,用“冲”字来形容诗人的勇敢精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颈联两句是说诗人想起陶潜的故居,想起了杜甫晚年的孤独生活。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陶潜的《归园田居》里的“三径就荒”,一是杜甫的《登高》里的“四松犹在”。这两个典故都用来说明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他对于田园生活、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追求。
尾联两句是说诗人虽然身在官场之中,但是仍然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感到惭愧和不安。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愧”字来表达自己的羞愧之情,这个“愧”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们的期望和祝愿,希望能得到朋友们的理解和支持。
整首诗通过叙友情、咏物景、表心迹等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们的期望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