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听潮非一朝,惊蓬断角共飘飖。
疏林乌鹊衔晴出,荒径豺狼得食骄。
夜气养灯违对菊,愁丝织句欲题蕉。
旄头未落心俱死,漫有寒齑百瓮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名为《次韵宗武秋夕书怀》。下面逐句解读:
首联:江上听潮非一朝,惊蓬断角共飘飖。
- 江上听潮:指的是在江边倾听海潮的涌动声。
- 非一朝: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不是一天两天。
- 惊蓬断角:形容风势猛烈,使蓬草折断,象断了角一般。
- 共飘飖:指与其它事物一起随风飘荡。
颔联:疏林乌鹊衔晴出,荒径豺狼得食骄。
- 疏林乌鹊:乌鸦在稀疏的树林中飞翔。
- 衔晴出:在晴朗的天空中飞翔。
- 荒径豺狼:豺狼在荒芜的小路上觅食。
- 得食骄:得到食物后显得骄傲。
颈联:夜气养灯违对菊,愁丝织句欲题蕉。
- 夜气养灯:夜晚的凉风似乎能养育灯光。
- 违对菊:对着菊花饮酒,违反了秋天的节气。
- 愁丝织句:用忧愁来编织诗句,想要题写在蕉叶上。
- 蕉:一种植物。
尾联:旄头未落心俱死,漫有寒齑百瓮饶。
- 旄头未落:比喻战乱尚未结束或战事尚未平息。
- 心俱死:表示心情极其沉重,如同心已经死了一样。
- 漫有寒齑百瓮饶:尽管生活简朴,但仍然有足够的食物可以享用。
- 寒齑:冷菜,这里可能指腌制的食物。
- 百瓮:一百个坛子,形容粮食储备丰富。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画面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内心的挣扎。首联描绘了江边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时光荏苒和世事变迁。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和动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以及对动物命运的同情。颈联以酒为媒介,传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和愁绪。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虽然生活艰辛,但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