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微雪蚀无痕,满我楼栏血色暾。
佳气浮山依故国,幽忧改岁入孤尊。
霄黏鹅雁移眸断,尘隔豺狼齧骨喧。
一事竖儒非错料,看云卧石谢公墩。

【注释】

戊午: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

放晴楼: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东面。

“佳气浮山依故国”:指祥瑞之气浮动于山间(象征唐朝),仿佛依傍着故国一样。

改岁:改岁首,即农历新年。

霄黏鹅雁:指天空中飘飞的云彩。

尘隔豺狼:指战乱阻隔了豺狼。

竖儒:指那些拘守传统的儒生。

谢公墩:谢灵运曾作诗《登江中孤屿》:此地动归念,长洲古台榭。吴中盛丽独冠三吴,而谢灵运所居之永嘉,尤为胜概。后人因称此台为谢公墩。这里用以自比。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自己政治抱负不得实现的悲愤之作。全诗以“放晴楼望”开篇,诗人登高远眺,但见满目荒凉,一片肃杀。然而在这凄清的景象中,却又有“佳气”浮动,似乎暗示着新朝的诞生和国家的复兴。诗人用“微雪”二字,点明时局,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接着,他描绘了一幅战乱后山河残破、民不聊生的景象。然后,诗人又把目光投向了远方,希望能从那里看到一些生机和希望。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身世遭遇作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在异乡、心系祖国,但仍然坚持信念、勇往直前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