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响云空疮雁单,雪痕围诵满辛酸。
江边桑茂山河改,梦底松高寝殿寒。
群盗横行终自陨,中兴作颂待谁刊。
茫茫胥溺稽天浸,迸泪何时后土干。
【注释】
胡琴:指古琴,这里指古琴曲《胡笳十八拍》。除日:《尚书》载:“王日孟春,元日正月,祈谷于上帝。”此处泛指春节。寄示:寄语。云空:天高气爽。疮雁单:雁南飞,秋天时成群结队地向南飞向南方。辛酸:悲伤痛苦。雪痕:指冬天积雪的踪迹。满:充满、遍布。江边:指长江边。桑茂:桑树茂盛。山河改:江山变迁。松高寝殿寒:松树枝叶繁茂,但因寒冷,使寝殿感到冷清。群盗:指盗贼。横行:肆无忌惮地到处为非作歹。终自陨(zhuì):最终自己灭亡。中兴:国家复兴。作颂:作赞美诗。待谁刊(kān):需要谁来刻写。稽(qǐ)天:天意。浸:浸泡、浸润。后土:大地母亲。迸(bèng)泪:泪水流淌不止。
【赏析】
沈约(441—513),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齐诗人、文学家,与张敷、周颙、萧琛同称“徐庾体”。沈约是南北朝时期宋明帝刘彧和孝武帝刘骏的舅舅,所以也被称为小沈公。沈约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上。他精于音律声韵之学,主张“四声八病”,以平上去入的四声论诗,提出“二言”、“六言之诗”的概念,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声调和格律的基础。沈约对五言诗尤为重视,提倡宫商相应,要求对仗工整,讲求平仄和用韵。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统治者荒淫腐化的诗篇,也有咏史抒怀之作。现存约300首,后人辑有《沈约集》。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友人的一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