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衔尾脱重城,人影萧萧石像迎。
缘坂枯菅残宿烧,盖山群翼带微晴。
甓寒隧宇孤光吐,径隐樵苏万象横。
树底茶瓯阅兴废,寄生枝又鹊巢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作者携家游孝陵的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小车衔尾脱重城,人影萧萧石像迎。
译文:小车缓缓前行,带着一家人离开了沉重的城市,人们的身影在石头像前显得孤独而萧瑟。
注释:小车:古代的一种小型马车,用于出行或载物。衔尾:形容车辆紧密相连,形成一串。脱重城:离开沉重的城墙。人影萧萧:形容人们的行走姿态,也暗示着一种凄凉的氛围。石像:指孝陵前的石雕像。
赏析:首句以“小车”开篇,营造了一种行色匆匆的氛围。紧接着,“人影萧萧石像迎”,通过“人影”和“石像”这两个形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感觉,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缘坂枯菅残宿烧,盖山群翼带微晴。
译文:沿着山路走,枯草间残留着昨夜的余烬,群山之上,一群大雁展翅高飞。
注释:缘坂:沿着山间的小路行进。菅:一种草本植物,此处泛指枯草。残宿烧:残存的火星。盖山:覆盖着山的大雁。群翼带微晴:一群大雁在空中飞翔,天空中还挂着一丝晴朗的阳光。
赏析: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游人行进的场景,以及夜晚的景象。第三句则转向自然景观,描述了大雁的飞翔和天气的变化,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感觉。
甓寒隧宇孤光吐,径隐樵苏万象横。
译文:砖砌的隧道里,只有微弱的灯光透出,小路上,行人稀少,一切都显得静谧而荒凉。
注释:甓:砖砌。隧宇:隧道里的建筑。孤光吐:微弱的灯光从隧道里透出。径隐:小路上行人稀少。樵苏:采集柴草的人。万象横:一切景象都呈现出来。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游人进入隧道后的情景。由于光线昏暗,隧道显得格外寂静和冷清,而周围的景色却异常丰富,包括行人、柴草等元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树底茶瓯阅兴废,寄生枝又鹊巢成。
译文:在树下,一杯茶静静地等待着品尝者的到来。树枝上,一只喜鹊筑起了新巢。
注释:树底:树下。茶瓯:盛放茶水的器具。兴废:兴亡更替,这里指喝茶的过程和环境可能经历了变化。寄生枝:依附于某物生长。鹊巢成:喜鹊筑巢成功。
赏析:最后两句以茶和鹊为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茶水静静地等待品尝者的到来,象征着生活的平淡与安宁;喜鹊筑巢成功,则代表着新生和希望。这种对比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无常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