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栖雉伏夕漫漫,孤月辉流隧道寒。
一径仍为千嶂拥,三年初倚万松看。
神灵缥缈迎披发,江海飘零诉剖肝。
换世归来儿更老,悲风吹树泪汍澜。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一幅月夜墓上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哲理。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1. “乌栖雉伏夕漫漫” - 乌鸦栖息在树木上,野鸡隐藏在草丛中,夜晚的天空显得漫长而寂静。
  2. “孤月辉流隧道寒” - 月亮的光辉穿透了隧道般的黑暗,带来了寒冷的气息。
  3. “一径仍为千嶂拥” - 一条小路仍然被层层山峦环抱着。
  4. “三年初倚万松看” - 三年来,我依然依靠着万松树观看这个世界。
  5. “神灵缥缈迎披发” - 神灵的形象在烟雾缭绕中隐约可见,仿佛迎接着披发的诗人。
  6. “江海飘零诉剖肝” - 像江河大海一样漂泊不定,我倾诉着心中的苦楚。
  7. “换世归来儿更老” - 经历了世界的变换之后,我感到自己更老了。
  8. “悲风吹树泪汍澜” - 悲伤的风吹动着树木,我不禁泪流满面。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月光洒满墓地,乌鸦和雉鸡在夜色中栖息。夜晚无边无际,孤月的光芒穿透黑暗。小径被重重山岭环绕,三年来我依旧倚靠那万松。神灵的形象在迷雾中若隐若现,似乎在迎接披发的诗人。江河湖海般漂泊不定,我诉说着内心的痛苦。经历过世界变迁后,感觉自己更显苍老。悲伤的风拂动着树叶,我泪水涟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下墓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沉思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感受和对世界的感悟。诗中的“孤月”、“乌栖”、“雉伏”等意象,以及“江海飘零”、“换世归来”等表达,都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诗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