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物割仙坛,水石幽奇对酒欢。
方系安危卜迂叟,几经酬唱预都官。
阑干酣雨虫声苦,灯烛传毫蠹粉寒。
坐媚秋光抱闲味,却愁驮醉万人看。
【注释】
江南风物割仙坛:指江南风景如画,可与仙山媲美。
水石幽奇对酒欢:以水石为伴,饮酒作乐。
方系安危卜迂叟:指正在担忧国家安危之际,请教年长者(即“迂叟”)的意见。
几经酬唱预都官:指经过多次酬答和歌咏,已经预先被任用为官。都官是官名,也泛指做官。
阑干酣雨虫声苦:形容雨夜中庭院的栏杆上,蟋蟀鸣叫得十分凄厉。
灯烛传毫蠹粉寒:点着蜡烛,看到笔上的墨迹被蠹虫侵蚀而变淡了。
坐媚秋光抱闲味:在秋天里坐着欣赏美景,享受着悠闲自在的时光。
却愁驮醉万人看:担心喝醉后被众人观看。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于重阳节在樊山瞻园宴集,与众宾客同赏秋色、共赋新词的情景。
首联写景。江南风光旖旎,景色宜人;作者与诸子在瞻园饮宴,畅谈风月,饮酒吟诗,其乐融融。这两句写宴会之盛、景色之美以及宴饮之乐。
颔联写宴饮之情景。“忧”字点出此诗主旨。“方系安危”说明宴会的目的。“卜迂叟”表明宴会是在询问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即“迂叟”)的意见。“几经酬唱”说明宴会中大家互相酬和歌唱。“预都官”,表明宴会已定好将有官员来此赴宴。
颈联写宴席上的情景。雨声入耳,虫鸣不已,使宴席显得更加寂寞。烛光映照下,笔上墨迹逐渐被蠹虫侵蚀而淡去,显示出主人文采风流,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寂寞无聊之感。
尾联写宴席结束之后的情形。宴会结束后,诗人独自坐在庭院中,欣赏着秋天美丽的景色,品味着闲情逸致,心中不免有些忧虑:自己醉酒后被众人观看,未免太可笑了。(注:此处应是错别字,应该是“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