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风流一辈能,虱居乡国鬓鬅鬙。
槎枒出腹还砭俗,坐卧安心祇觅僧。
爽气西山入吟啸,旧痕湖水有淄渑。
嗟余意把鱼竿去,举鼎回戈自不胜。

【注释】

《酬刘编修》——这首诗是诗人在山居期间,面对友人赠送的诗作时所作的回应。诗人以儒雅风流自许,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同时寄寓了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1. 儒雅风流一辈能:儒雅:指有文化修养的人;风流:才情出众。一辈:同辈、一代。
  2. 虱居乡国鬓鬅鬙(lí):比喻自己虽然身处故乡,却像虱子一样感到不舒服。虱子在人头皮上活动,而自己的头发却因忧愁而凌乱不堪。
  3. 槎枒(cá yá)出腹还砭俗(biàn shú):槎枒:树槎上的分枝,多用来形容人的才能出众;砭俗:纠正世俗风气。
  4. 坐卧安心祇觅僧:只:仅仅、只须。祇:只是。安心:安于现状。祇觅僧:寻找僧人。
  5. 爽气西山入吟啸(xiào qì xī yāng rù yín xiào):爽气:清新的空气;吟啸:吟咏长啸。
  6. 旧痕湖水有淄渑(zī mén):旧痕:往日的痕迹;淄渑(zhī mén):比喻水深,比喻世事如水般深重复杂。
  7. 嗟余意把鱼竿去:嗟(jiē),感叹;余:我;把鱼竿去:放弃钓鱼的念头。
  8. 举鼎回戈自不胜:举鼎:举起鼎,比喻承担重任;回戈:回旋的兵器,比喻应对艰难险阻;自不胜:自己承受不了。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酬答对象是刘味林编修。刘编修曾多次赠诗相送,因此诗人作此诗作为回应。全诗以“儒雅风流”开头,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才艺的自信。接着,诗人以虱子比喻自身虽身处故乡却感到不适的心情,进一步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来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最后,诗人通过引用典故和比喻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文人骚客的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