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风什靡天下,更腹经纶过绝人。
才士独为蒙叟许,道家谁识贾生真。
移情水石知鱼乐,呵气楼台吐雁新。
廿载相望今不负,弥天旧是渡江身。

依韵酬樊山布政见赠

陈三立七律诗赏析

  1. 诗句逐句翻译
  • “使君风什靡天下”:使君风范遍及天下;
  • “更腹经纶过绝人”:更胜于他人,学识渊博;
  • “才士独为蒙叟许”:只有被蒙叟赏识的文人才子;
  • “道家谁识贾生真”:谁能真正理解贾谊的真谛?;
  • “移情水石知鱼乐”:情感投入自然景观,体会鱼儿快乐;
  • “呵气楼台吐雁新”:呼出一口气息,楼台间飞起大雁;
  • “廿载相望今不负”:二十年来,我始终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 “弥天旧是渡江身”:跨越万里,依然记得那渡江的身影。
  1. 译文注释
  • 译文:“使君风采遍布天下,学问和见识超过常人。文人墨客中,唯有蒙叟赏识我,道家之人谁能真正理解贾谊的真谛呢?我的情感融入山水,才能体会到鱼儿的快乐。呼出一口气息,楼台上飞起大雁。二十年来,我一直没有辜负您的期望。跨越万里,我还记得那渡江的身影。”;
  • 注释:使君风采,指使君(即布政使)的风范;
  • 经纶,指治理国事的才智或策略;
  • 蒙叟,此处指诗人所仰慕的隐士、高人蒙恬;
  • 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被贬后在长沙任梁孝王太傅时,写下《吊屈原赋》、《鹏鸟赋》等文章,对后世影响巨大;
  • 移情水石,形容诗人情感丰富、能感同身受大自然之美;
  • 楼台吐雁,形容秋天景色之美,大雁在楼台之上自由飞翔;
  • 廿载相望,指二十年来的相互思念与支持;
  • 渡江身,形容诗人跨越江河之远,始终铭记着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1. 作品赏析
  • 该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品质。
  1. 评析
  • 此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深沉。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1. 写作背景
  •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此首七律作于清末近现代初,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变革时期,诗人身处政治风波之中,但依然怀揣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