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啼鹃了却春,造车谁省闭门人。
照愁江海君能至,温梦歌呼我未驯。
微命尚堪裈处虱,畏途休问辙横鳞。
溪山待蹴吟魂起,酒舫飞光鸥鹭亲。
【注释】
喜程子大至:喜,高兴。程子大,名不详。《宋史》有传,其人字子中,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
造车:制作车轮,这里指制造车子。
闭门人:关上门的人,比喻隐居之士。
照愁江海君能至:意思是说,即使君能到达江海之境,也难消除我的愁绪。
温梦:暖和的梦。
裈处虱:裈,同“昆”,即裤。裈处虱,即裤子里藏着的虱子。
畏途:畏惧的道路。
溪山待蹴吟魂起,酒舫飞光鸥鹭亲:意思是说,溪山等着我挥笔吟咏,酒船飘荡着微光,像在欢迎我们这些鸥鸟、鹭鸶一样亲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景祐四年(1037年)春所作。据《宋史·文苑传》,程子大曾自言为隐士,而此诗却流露出与世无争的闲适心态,所以当有人劝其出仕时,他竟以”君能至”作答,表明他不愿入仕。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淡于名利、超然物外的隐士。诗中描绘了隐者归隐后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首联写景。“一片啼鹃了却春”一句,意谓杜鹃鸟啼声凄切,似乎已将春天啼唱完了。“了却春”,即了结了春日。“造车谁省闭门人”一句,意谓是谁还懂得闭门造车的隐士。造车就是制轮,这里用造车喻隐居。“闭门人”,指隐居者。“造车”,指隐居生活。
颔联写隐者的情怀。“君能至”,意谓你能否来?“温梦歌呼我未驯”一句,意为你的梦温暖,你的歌声呼唤我,我却还没有驯服。这句是说隐居者虽然被你的梦境和呼唤所感动,但并未因此而改变初衷。这里的“君”字,既指隐者的朋友,又含有泛指之意。“君”指朋友,则表示隐居者对友人的感激;“君”若泛指,则表示对友人的怀念。“未驯”,犹“未伏”。
颈联写隐居者的孤独感。“微命尚堪裈处虱”一句,意为自己虽然微贱,但是仍有资格像那些穿裤子的虱子一样生活。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地位低下,但仍然可以像那些穿裤子的虱子一样生活下去。“裈处虱”,出自《庄子·让王篇》,原意是说,即使是像穿裤子的虱子那样的低贱之人,也是值得尊敬的。这里指诗人虽身处陋室,但并不以为羞耻。“畏途休问辙横鳞”,意为不要再问我的旅途是否危险,因为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险阻。这两句是说,不要问我的旅途是否危险,因为我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任何危险。
尾联写隐居者的心情。“溪山待蹴吟魂起”,意为溪山等待着我去吟咏。“酒舫飞光鸥鹭亲”,意为酒船在微风中飘动,好像在欢迎我一样。这是说,酒船在微风中飘动,好像在欢迎诗人一样。这两句是说,隐居者渴望回到自然的怀抱中去,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欣赏他的诗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深深眷恋。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