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江水数千里,犯溜观潮往复还。
形胜山川此都会,楼台花竹对容颜。
雄心想逐衣冠尽,高咏刚忘世事艰。
指看栖乌翔未下,重重烟雨锁柴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典故及写作手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赏析”,即要分析诗中哪句话或哪些诗句写得最出色,为什么要这样写,用了怎样的手法等,然后结合全诗加以分析。“发源江水数千里,犯溜观潮往复还”是说钱塘江的水源远自四川岷江南流而来,江流奔腾直泻入海,江口一带地势低洼,常受海水倒灌。潮水因受江流冲击而节节后退,又遇堤防阻拦而迂回曲折地往回流来。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江流之长和潮势之盛,突出了钱塘江潮声震耳欲聋的特点。“形胜山川此都会,楼台花竹对容颜”两句写出了钱塘江畔山水的秀丽,以及楼台亭阁、花木繁茂、翠竹青松与人们俊美容颜相映衬的景致。“雄心想逐衣冠尽,高咏刚忘世事艰”,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指看栖乌翔未下,重重烟雨锁柴关”,“栖乌”指乌鸦,“柴关”指城门,意思是说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看到城楼上的乌鸦飞得很低很低,仿佛没有要下去的意思,而城头上笼罩着层层烟雨,似乎也把城门紧紧地锁住了,这里既写出了钱塘城的险要形势,也表现出诗人对朝廷安危的忧虑。最后一句是说:站在钱塘江边观赏潮涨潮落,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夕阳西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重”字表现了作者对钱塘景色的喜爱之情。

【答案】

山堂秋集赠何棠荪观察

发源江水数千里,犯溜观潮往复还。

形胜山川此都会,楼台花竹对容颜。

雄心想逐衣冠尽,高咏刚忘世事艰。

指看栖乌翔未下,重重烟雨锁柴关。

译文:

钱塘江源头发源于遥远的四川,江流奔涌直泻入海。江口一带地势低洼,常受海水倒灌。潮水因受江流冲击而节节后退,又遇堤防阻拦而迂回曲折地往回流来。山堂秋集之时,我在这里送别何棠荪观察。

山堂秋集之时,我在这里送别何棠荪观察。

钱塘江两岸山峦起伏,山川秀美,风景宜人。楼台亭阁、花木繁茂、翠竹青松与人们俊美容颜相映衬。

钱塘江两岸山峦起伏,山川秀美,风景宜人。楼台亭阁、花木繁茂、翠竹青松与人们俊美容颜相映衬。

我胸怀大志,想要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世事艰难,我不禁发出“高咏刚忘世事艰”的慨叹!

我怀抱壮志,想要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世道艰难,我不禁发出“高咏刚忘世事艰”的慨叹!

我站在钱塘江边观看江上的潮涨潮落,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夕阳西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我站在钱塘江边观看江上的潮涨潮落,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夕阳西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中描绘了钱塘江山水之美,钱塘城风光之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诗的起句写钱塘江源远流长,气势磅礴;二句写钱塘江口地势低洼,常受海水倒灌;三句写钱塘江两岸山峦起伏,山川秀丽;四句写楼台亭阁、花木繁茂、翠竹青松与人们俊美容颜相映衬;五、六句写诗人心怀大志建功立业,但世事艰难;七句写诗人站在钱塘江边观看江上的潮涨潮落,久久不愿离去。全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