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于我忘年友,回首功名杯酒间。
正有江湖共饥渴,却烦父老苦追攀。
亘天虹气那可扫,挂树蝉声相与闲。
探壑看云留一笑,行吟余亦鬓毛斑。

注释:

扫叶楼:即东湖,在杭州。芗垣:指东湖之畔。藩使:指苏轼的好友王巩。

于我:对“使君”而言,即对我。忘年友:超越年龄的交情。回首:回头看。功名:指科举及第。杯酒间:酒席间。

正有:恰好遇到。江湖:比喻仕途或世事。共饥渴:同甘共苦。却烦:却让……感到烦恼。父老:这里指地方官吏。

亘天虹气:形容气势磅礴的云彩。那可扫:哪里可以扫除。挂树蝉声:形容树上知了鸣叫的声音。相与:相互之间。闲:自在。

探壑:指深入峡谷。看云:观赏云雾。留一笑:留下笑容,表示满意。行吟:一边走一边吟咏。余亦鬓毛斑:我也因岁月流逝而满头白发。

赏析:

此为送别诗。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设宴饯别友人王巩赴任江南。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首二句写宴会气氛,是说这次宴会是在扫叶楼上举行的。主人和客人都是忘年交,彼此没有隔阂。王巩此次赴任,诗人既为他高兴,又不免有几分伤感,因为自己已到了知天命、鬓发斑白的年龄了,而王巩却正当年轻有为之时。“回首”两句,诗人回忆起两人交往的情景,感慨良多。王巩来杭后曾与苏过饮酒赋诗,如今他要去上任,苏过自然要为他送行,但想到王巩即将离我而去,不禁有些伤感。王巩在官场上得意,诗人则相对失意,这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四句,写宴会上的赠别之意。“江湖”句,用典故,《世说新语》记载:晋朝时期,桓温去拜访谢安,两人在清谈中论及天下形势,谢安认为东山(谢安隐居的地方)虽好,但不如西山,因为那里有流水和猿声。现在王巩就要离开,而诗人则希望他能像谢安一样,既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又能保持超然物外的心境。“却烦”两句,是说王巩虽然有这样美好的祝愿,但却让他感到烦恼。这是因为他自己即将离我而去,不能与我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色,所以只能请地方长官代劳了。王巩在官场上的得意,也给诗人带来一些烦恼。

五六句,写宴会上的景致。“亘天虹气”两句,是说宴会上的天空被云朵遮蔽,无法看见彩虹。这是实写。“挂树”“相与”两句,则是虚写,意思是说树上知了的鸣叫声仿佛在互相招呼着什么,它们似乎在为这场别离而感到难过。

七八句,写宴会上的情趣。“探壑”两句,是说宴会上大家都在深入峡谷,观赏云雾,并留下了愉快的笑容。“行吟”两句,是说诗人自己也在一边走一边吟咏,不知不觉中已经感到头发稀疏了。这里的“鬓毛斑”,既是说自己年老,又是说时光荏苒,人生易老。

最后两句写对友人的祝福。王巩即将离我而去,而我又到了知天命的时候,所以在这里祝福他一帆风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