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曾共竹林游,弹指俄惊两鬓秋。
屈子行吟因放逐,虞卿著述为穷愁。
人生岂便填沟壑,剑气终看射斗牛。
商略牢骚排遣法,醉乡长住百无忧。
【注释】
- 喜云从见过即赠:诗人与友人见面,互相赠送礼物,表示友谊深厚。
- 十年曾共竹林游:诗人与友人一起在竹林中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 弹指俄惊两鬓秋: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就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了。
- 屈子行吟因放逐:屈原(屈子)因为被放逐而到处漂泊,他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 虞卿著述为穷愁:司马相如(虞卿)因为生活困窘而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 人生岂便填沟壑:人的生命不应该只是为了填塞沟壑而死,而是要有更大的追求和价值。
- 剑气终看射斗牛:诗人的英勇气概就像宝剑的光芒一样,能够刺穿天空中的牛、斗二星。
- 商略牢骚排遣法,醉乡长住百无忧:诗人用饮酒来排解心中的忧虑,让自己沉浸在醉乡之中,不再忧虑世间的一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的第一句“十年曾共竹林游”,回顾了他们曾经一起在竹林里游玩的美好时光,这既是对他们过去友情的回忆,也是对他们未来的祝福。第二句“弹指俄惊两鬓秋”,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提醒着他们要注意自己的年龄和健康。
第三句“屈子行吟因放逐”,提到了屈原被放逐的经历,这既是对屈原才华的赞美,也是对他坎坷命运的同情。第四句“虞卿著述为穷愁”,则赞美了司马相如(虞卿)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创作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
接下来四句“人生岂便填沟壑,剑气终看射斗牛”,则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认为人生不应该只是为了填塞沟壑而死,而应该追求更高的理想和价值。第五句“商略牢骚排遣法,醉乡长住百无忧”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来排解心中的忧虑和烦恼,让自己沉浸在醉乡之中忘记一切烦恼。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回忆和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语言优美、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