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天意,苍生岂再攀。
时危思报主,世乱敢求安!
自顾转无趣,逢人多厚颜。
忧来籍草坐,对食不能餐。
【注释】
今日:指目前。苍生:百姓。世乱:社会混乱。转无趣:感到自己毫无兴趣。厚颜:无耻。籍草:指用草写字,泛指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对食:指吃着饭。不能餐:指连饭也吃不下。
【赏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作者以杜甫自比,抒发了自己忧时伤国的情怀。
“今日看天意,苍生岂再攀。”诗人感叹苍生的苦命和命运的不济。“今”字点明题旨,指出时局动荡不安。“看天意”,是说天下事由上天安排,不由人控制。“苍生岂再攀”,是说百姓已经攀不上了。这里的“天意”二字,暗含着诗人对唐王朝政治黑暗的不满。
“时危思报主,世乱敢求安!自顾转无趣,逢人多厚颜。”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破家亡的痛心疾首,他既想报效君王,但国家危难之际,又不敢有求于君主,只能自顾自地叹息。他觉得自己没有前途,所以遇到别人的时候,常常厚着脸皮混口饭吃。这里的“时危”和“世乱”分别指战乱时期和动乱时期,“自顾”与“厚颜”是两个反义词,前者指自我反省,后者指不顾羞耻。
“忧来籍草坐,对食不能餐。”诗人在忧愁中坐着吃饭,无法下咽。“藉草”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即席地而坐,席上铺以干草,可以防寒保暖,也可防止露水打湿衣物。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的处境,说自己虽然坐在饭桌上,但却无心进食。
这首诗通过写自己的感受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社会动乱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