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阅岩前稼,时来原上行。
分秧迟闰夏,种豆急新晴。
地瘦宜瓜植,田硗带石耕。
谁知抱瓮者,原是一书生。
【注释】
①山居:在山中居住。漫兴:即兴之作,没有拘束的。⑤偶阅:偶尔翻阅。岩前:山岩之前。稼:指庄稼。时来:时常来到。原上行:田埂之上。
⑥分秧:播种插秧。闰夏:闰年夏季。③种豆:种植豆类植物。⑦地瘦:土地贫瘠。宜瓜:适合种植瓜果类植物。⑨田硗:田地不肥。带石耕:用石头耕种。⑩抱瓮者:抱着瓦罐的人。一书生:一个读书人。
【译文】
偶然间翻看山岩前的庄稼,时常来到这里田间漫步。
播种插秧推迟到闰年的夏季,种植豆类作物赶在晴朗天气。
土地贫瘠适宜种植瓜类,而田地不肥沃需要石头耕作。
谁知道那个抱着瓦罐的人,原来只是一个读书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于庐山香炉峰下的草堂期间所作,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偶阅岩前稼,时来原上行”,点出“山居”的主题,也写出了自己闲适、悠闲的生活状态。
颔联“分秧迟闰夏,种豆急新晴”,写自己闲暇之余,经常来到田里劳作的情景。“闰夏”、“新晴”,说明自己对农事活动的认真态度,以及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颈联“地瘦宜瓜植,田硗带石耕”则写自己如何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农业活动。“宜瓜植”,说明自己善于利用环境条件;而“带石耕”,则是自己独特的劳动方式。
尾联“谁知抱瓮者,原是一书生”则以“抱瓮”作结,既表达了自己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又表明自己虽为书生但并非书呆子。
此诗通过描写自己在山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