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三分日,桓侯战伐高。
心犹轻马赵,气已夺孙曹。
卤莽生何惜,精灵死亦豪。
英风留涿鹿,不剪旧蓬蒿。
不填故实,自是桓侯,移壮缪不得。
【注释】
- 汉鼎三分:指汉朝分裂为三个王国。鼎是古代国家的重器,这里用来比喻国家政权。
- 桓侯战伐高:指张辽曾参与曹操征讨刘备,在合肥之战中大破孙权军。
- 心犹轻马赵:指关羽曾在荆州称王,但后来被东吴所杀,张辽认为他不够英勇。
- 气已夺孙曹:指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司马懿以少胜多,令诸葛亮无法取胜。
- 卤莽生何惜,精灵死亦豪:形容关羽、张辽等人的勇猛。
- 英风:指的是英雄气概。
- 不剪旧蓬蒿:意思是说张辽不消灭旧日的敌人,而是保留他们的功绩和名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张辽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态度,他认为他们都是勇猛善战的,不应该被轻易消灭。这种观点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敢,也反映了他对于历史和英雄的看法。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诗的第一句“汉鼎三分日”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象征着国家的分裂和动荡。这里的“汉鼎”指的是汉朝的基业,而“三分”则意味着这个基业已经被分割成三份。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背景,也为后面的描述做了铺垫。
第二句“桓侯战伐高”,提到了张辽的好友——张辽自己也曾参与过的战争。这句话中的“桓侯”指的是张辽,“战伐高”则描述了他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通过这一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张辽的敬佩之情。
第三、四句“心犹轻马赵”,“气已夺孙曹”分别指出了关羽和张辽的性格特点。关羽曾经在荆州称王,但在东吴的攻击下失败被杀;而张辽则认为孙权不够勇武。这两句都强调了张辽对历史上的英雄们的评价和立场。
第五、六句“卤莽生何惜,精灵死亦豪”进一步描述了张辽的英勇和豪迈。他认为历史上的英雄们在战场上表现出了无畏的精神,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两句话都强调了张辽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们的敬仰。
第七、八句“英风留涿鹿,不剪旧蓬蒿”则是对张辽的一种期待和祝愿。他希望历史能够记住这些英雄们的贡献和成就,而不是因为个人的恩怨而抹杀了他们的功绩。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公正和正义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张辽的赞美和对历史上的英雄们的肯定,展现了一种对于历史和英雄的尊重和崇敬之情。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力量和激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热情和对英雄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