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德绍闻,济济多士;
明经载道,勉勉我王。
【注释】
衣德绍闻:继承发扬先王的美德。
济济多士:指有才能的人很多。
明经载道:以儒家经典为依据阐明治国之术。
勉勉我王:努力振兴王室。
【赏析】
此诗是颂扬新君的功德之作,诗人以颂扬的口吻歌颂献王,表达了对献王的崇敬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贤臣辅佐,后两句劝谏献王,希望他以儒者之道治理国家,励精图治,振兴王室。
衣德绍闻,济济多士;
明经载道,勉勉我王。
【注释】
衣德绍闻:继承发扬先王的美德。
济济多士:指有才能的人很多。
明经载道:以儒家经典为依据阐明治国之术。
勉勉我王:努力振兴王室。
【赏析】
此诗是颂扬新君的功德之作,诗人以颂扬的口吻歌颂献王,表达了对献王的崇敬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贤臣辅佐,后两句劝谏献王,希望他以儒者之道治理国家,励精图治,振兴王室。
注释: 1 惟公至性过人 - 这是对曾国藩性格的赞美,意思是他的本性非常善良,超越了常人。 2. 看武功文德 - 观察他的军事成就和文治成绩。 3. 勋业懋昭 - 他的功勋卓著,事迹显著。 4. 卒弼亮三朝 - 最终辅助了明朝三代皇帝。 5. 终此生鞠躬尽瘁 - 直到他的一生结束,都在尽心尽力地为国事操劳。 6. 在我感恩犹后 - 我对他表示的感激之情还未能完全表达。 7. 惜外患边防 -
【注释】: 六籍: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儒家经典。收:收罗。秦火:秦始皇焚书,焚烧了所有书籍。劫火:这里比喻秦的暴政和焚书的惨祸。一抔土:一捧泥土,代指坟墓。汉朝制度。汉官仪:汉代官员的礼仪制度。仪:礼仪。 【赏析】: “六籍书收秦劫火;一抔土盖汉官仪。”意思是说,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所有的书籍都付之一炬,只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
【注释】 衣德绍闻:继承发扬先王的美德。 济济多士:指有才能的人很多。 明经载道:以儒家经典为依据阐明治国之术。 勉勉我王:努力振兴王室。 【赏析】 此诗是颂扬新君的功德之作,诗人以颂扬的口吻歌颂献王,表达了对献王的崇敬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贤臣辅佐,后两句劝谏献王,希望他以儒者之道治理国家,励精图治,振兴王室
陈崇砥是清代的诗人。 字亦香,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记载和评价。陈崇砥生于道光二十五年,卒于同治八年。他早年曾中过道光二十五年的举人,并参与了咸丰三年的大挑知县选拔,后被授与献县知县职务
【注释】: 卜居石虎岭四首 其一 艰苦归来后,经营买此山。 桑麻心最切,名利意全删。 让畔留余地,诛茅且闭关。 诸郎读书史,境僻百邪闲。 赏析: 第一、二句是写诗人艰辛的仕途经历后,归隐于此,经营买下了这块荒废多年的山田。 第三、四句表明了诗人归隐后的心境。“桑麻”二字,道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名利意全删”,表明了他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漠和摒弃。 第五、六句是诗人对所购山林的经营之道
卜居石虎岭四首其一 乡邻皆朴实,同调有钟期。 卜宅斯为善,躬耕尚未迟。 注释:乡邻都朴素善良,与我志趣相投的人很多。在这里卜宅(选择住宅),是善良的行为。躬耕(亲自耕种田地)还不为晚。 嘉禾盈绿野,春水足黄陂。 注释:庄稼长得茂盛,满山遍野都是。春天的河水也足够供应黄陂一带的需要。 虎岭饶风月,他年啸傲宜。 注释:在虎岭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他年我在这里高歌长啸,一定会感到惬意。 译文:
卜居石虎岭四首 其三且待余清奉,茅亭建半山。 竹篱编婉转,石蹬砌弯环。 西岭烟霞足,南湖水鸟闲。 署名棠棣馆,吟赏事跻攀。 注释: 1. 且待余清奉:暂且让我的清酒来招待你。 2. 茅亭:简陋的亭子,用茅草搭建的。 3. 半山:指在半山腰的位置。 4. 竹篱:用竹子编织成的篱笆。 5. 编婉转:形容竹篱笆的弯曲优美。 6. 石蹬:台阶上的石头。 7. 砌弯环:石头被雕刻成弯曲的形状。 8.
【注释】: 六籍: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儒家经典。收:收罗。秦火:秦始皇焚书,焚烧了所有书籍。劫火:这里比喻秦的暴政和焚书的惨祸。一抔土:一捧泥土,代指坟墓。汉朝制度。汉官仪:汉代官员的礼仪制度。仪:礼仪。 【赏析】: “六籍书收秦劫火;一抔土盖汉官仪。”意思是说,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所有的书籍都付之一炬,只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
注释: 1 惟公至性过人 - 这是对曾国藩性格的赞美,意思是他的本性非常善良,超越了常人。 2. 看武功文德 - 观察他的军事成就和文治成绩。 3. 勋业懋昭 - 他的功勋卓著,事迹显著。 4. 卒弼亮三朝 - 最终辅助了明朝三代皇帝。 5. 终此生鞠躬尽瘁 - 直到他的一生结束,都在尽心尽力地为国事操劳。 6. 在我感恩犹后 - 我对他表示的感激之情还未能完全表达。 7. 惜外患边防 -
【注释】 洞仙歌:词牌名。 南华:指南岳衡山,又称南华。 一卷(juàn):一本。 驱炎:避暑。 清课:消暑。 燃竹:指在山房中点上竹火,以驱逐酷热。 风廊:指山房中的凉廊。 飏茶火:指点燃茶炉煮的茶叶。 涤(dí)襟(jīn):洗涤衣服。 世累:尘世的烦恼。 萧淡:清闲淡静。 泉际(quán jì):泉水边。 有我:有我在其中。 老僧无个事,闲话忘机:意思是僧人没有什么烦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