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荷亭北竹窗东,独访征君厉太鸿。
辽史宋诗两著作,吴山越水几英雄。
龛前栗主伴秋月,门外芦花吟晚风。
鸦与夕阳争宿树,才人自古叹途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厉太鸿的人的拜访,表达了诗人对他深深的敬仰和怀念。厉太鸿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一生致力于学术事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
逐句释义:
- 芰荷亭北竹窗东 - 这是形容厉太鸿的居所,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宁静的环境。”芰荷”指的是荷花,”亭”是指亭子,”竹窗”则是指竹子做的窗户,”东”表示方位。
- 独访征君厉太鸿 - “征君”是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厉太鸿。”独访”表示这次访问是非常特别的,只有一个人。
- 辽史宋诗两著作 - 这两句表明厉太鸿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辽史”可能指的是关于辽朝的历史,”宋诗”则是指宋朝的诗歌作品。厉太鸿不仅精通历史,还擅长文学创作。
- 吴山越水几英雄 - 这句话描绘了厉太鸿的家乡环境,吴山和越水分别代表江南和浙江地区,这些地方有许多英勇的英雄人物。厉太鸿可能是其中之一。
- 龛前栗主伴秋月 - “龛”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书房或书房前的小屋,”栗子”是一种祭祀用的木制偶像,”伴秋月”表示陪伴着秋天的月亮。
- 门外芦花吟晚风 - “门外”指的是厉家门外的地方,”芦花”是一种植物,”吟晚风”表示在傍晚时分吟咏诗句,享受宁静的时光。
- 鸦与夕阳争宿树 - “鸦”是乌鸦,”夕阳”指的是落日,”争宿树”表示争夺在树上栖息的位置。这句话可能暗示厉太鸿的生活态度或者他的晚年生活。
- 才人自古叹途穷 - “才人”指的是有才华的人,”途穷”意味着人生的道路走到了尽头。这是对厉太鸿一生的总结,也是对所有有才华但命运多舛的人的感慨。
译文
在芰荷亭北边的竹窗旁,我独自拜访了厉太鸿先生。他是辽史和宋诗的专家,同时也是我们家乡吴山和越水的英雄人物。在书房前,我陪伴着他的栗子偶像,伴着秋天的月亮吟咏。门外的芦花在晚风中摇曳,乌鸦与夕阳争夺栖息的地方。厉先生虽然有着才华,但他的人生之路却似乎走到了尽头,让人感叹不已。
分析与注释
这首诗通过对厉太鸿的描写和回忆展示了诗人对这位前辈学者的尊敬和怀念。厉太鸿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贡献者。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诗人,使其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那些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