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崇文雅化新,天书初下访儒臣。
汉廷有意尊经术,宣室何妨对鬼神。
喜说图中求骏马,还看席上得奇珍。
上林春色应如旧,憔悴当年献赋人。

荆南春日感怀二首 其一圣主崇文雅化新,天书初下访儒臣。

汉廷有意尊经术,宣室何妨对鬼神。

喜说图中求骏马,还看席上得奇珍。

上林春色应如旧,憔悴当年献赋人。

注释:

  1. 荆南春日感怀二首:作者为荆州时所作,共有二首,此为其一。
  2. 圣主:指贤明的君主。
  3. 崇文雅化新:尊重并弘扬文化。
  4. 天书:皇帝给大臣的书信。
  5. 儒臣:有学识和才能的人,这里指朝廷大臣。
  6. 汉廷:汉朝朝廷。
  7. 经术:儒家经典和学说。
  8. 宣室:汉代皇宫中与皇帝密谈的地方。
  9. 图中求骏马:比喻寻求治国之道。
  10. 宣室何妨对鬼神:意思是说,宣室宫中有什么不可以对神灵、鬼神进行对话呢?
  11. 喜说图中求骏马,还看席上得奇珍:形容自己对于治理国家的渴望,就像得到骏马一样的喜悦,又像在宴席上发现了珍贵的物品一样兴奋。
  12. 上林:汉代皇家园林。
  13. 春色:春天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国家治理和民生问题深深关注,以及希望君主能够重视儒家学说和治理之道的诗作。诗人以“圣主”开头,表达了对君主的赞美,认为君主应该尊重并弘扬文化,推崇儒家经典和学说。接着,诗人用“天书初下访儒臣”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他对君主的敬仰之情,认为君主应该亲自询问有学问有见识的大臣们,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诗人转向对汉朝宫廷的描述,他认为汉朝朝廷应该有意地尊重和重视儒家学说和治理之道,因为这才是国家的根本。然后,他又用了一个生动的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希望君主能够像对待神明一样对待国家大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最后一句,诗人用了两个对比的修辞手法,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于获得治国之道的喜悦和兴奋,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在宴席上发现珍贵之物的欣喜。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期待,也表达了他对当前生活的珍惜。

这首诗以“圣主”开头,通过赞美君主的仁德和智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望。然后,诗人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于治国之道的渴望和追求。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在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