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钺亲贤庙算强,旌旗万里作岩疆。
周家同姓盟为长,汉制非刘爵不王。
当日酬勋原异数,至今除患屡分防。
堪嗟诸将功成后,不肯歌钟会未央。
杂感三首 其二
授钺亲贤庙算强,旌旗万里作岩疆。
周家同姓盟为长,汉制非刘爵不王。
原异数,至今除患屡分防。
堪嗟诸将功成后,不肯歌钟会未央。
注释解释:
- 授钺:授予权力或军衔。在中国古代,皇帝授予有功之臣以兵权和指挥权,称为“授钺”。
- 亲贤庙算:指君主亲自谋划、商议国事,显示朝廷对贤臣的重视。
- 旌旗:古代军队的标志,这里比喻国家的权威和力量。
- 岩疆:坚固的边疆,形容国家疆域广阔、稳固。
- 周家:指周朝王室,这里用周王朝的同姓诸侯作为盟主,表明其地位尊崇。
- 汉制:汉代的政治制度,这里特指汉朝的封侯制度。
- 刘:汉朝的皇帝姓刘。
- 原异数:原本有其他不同的待遇或荣誉。
- 除患:消除祸患或威胁。
- 堪嗟:感叹,表示惋惜或者遗憾。
- 歌钟会:三国时期著名将领钟会的故事,此处借指那些功成之后不愿分享荣誉的人。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军事战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忧虑。诗中通过对军事指挥权的授与,展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对汉制的描述,则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中权力与爵位的关系。诗人通过对比不同朝代的治理方式,批判了部分官员只顾个人利益而不考虑国家安危的行为。最后一句,诗人感慨那些功成名就之后却不愿意分享荣耀的人,体现了他的忠诚与正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