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域喜中朝有贤使君,航海较舆图,时论远超张博望;
圣主待达人以良宰辅,筹边上遗疏,勋名未竟苏黄门。
【注释】
曾纪泽(1839-1899),字劼刚,湖南湘乡人。道光举人。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钦差大臣等职。光绪十年(1884)率兵船赴朝鲜平乱,次年任钦差大臣,驻朝鲜谈判,签订《中朝修好条议》。
张博望:汉代名将张骞。
苏黄门:西汉名将苏建,字长卿,汉武帝时封为平陵侯。
绝域喜中朝有贤使君,航海较舆图,时论远超张博望;
译文:
在遥远的疆域里,我高兴地发现我们的朝廷里有位贤明的使者,他乘着海船来比较地图,他的见识和张博望一样卓越。(张博望,汉代著名将领,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为我国与中亚及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圣主待达人以良宰辅,筹边上遗疏,勋名未竟苏黄门。
译文:
圣明的君主等待着杰出的人才来辅佐他治理国家,他为边防而作的奏疏还未完成就去世了。
赏析:
这首诗是曾纪泽写给好友郭嵩焘(字筠仙)的挽联。曾纪泽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一生历官多处,其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曾纪泽的一生可以用“忠”来概括,他的“忠”体现在对国家的忠诚,体现在对人民的关心,体现在对敌人的仇恨,体现在对朋友的友情。他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曾纪泽是近代中国最有成就的外交家之一,被誉为“东方的拉菲尔·马利翁”。曾纪泽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国侵略者,捍卫民族尊严,为中国人民争得了巨大的利益。他的事迹感人至深。
此诗是曾纪泽在郭嵩焘去世后所作挽联,表达了曾纪泽对郭嵩焘逝世的悲痛之情。诗中通过“绝域喜中朝有贤使君”一句表达了郭嵩焘作为清朝官员,远赴朝鲜处理战事的功绩,以及他在朝鲜所表现出的高超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而“圣主待达人以良宰辅”则表明了郭嵩焘被朝廷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人物。最后一句则是曾纪泽对其一生的评价,认为郭嵩焘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英名和功绩却永世长存。全诗通过对郭嵩焘的评价,展示了曾纪泽对这位挚友的深情怀念和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