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风美雨共文明,为我国开放曙光,虽纪阮裘,尚难比翼;
湘水岳云同黯淡,忾此日追思铎教,较胡曾左,更觉惨怀。
【注释】
欧:指欧洲。美雨:指西方的科学、文化、教育等。文明:指先进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纪阮裘:指清朝末年。张百熙(1847-1907):字孝先,号百熙,浙江乌程人。光绪年间进士,曾留学英法。辛亥革命后任教育部长等职。追思铎教:指怀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卢梭。胡曾左:指唐代诗人杜甫。《杜诗详注》中说:“胡曾《咏怀》曰:‘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对当时中国落后现状的不满之情和希望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愿望所创作的。全诗共四句八韵,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的怀念之情及对中国现状的不满。
首联:“欧风美雨共文明,为我国开放曙光”,意思是:西方的文化与思想像雨露滋润着中国的大地,使中国走向了现代化。这里的“文明”既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也暗指当时的西方列强对中国施加的种种压力和影响。而“为我国”则表明这些文明的输入并非出于侵略或压迫,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颔联:“湘水岳云同黯淡,忾此日追思铎教”,意思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湘江、岳山如今也变得黯淡无光,令人深感惋惜。这里的“湘水岳云”分别象征着湖南和江西两省,它们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的两大重要省份。而“黯淡”则是形容这两地如今的衰落和没落。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国内局势的担忧和失望之情。
颈联:“较胡曾左,更觉惨怀”,意思是:相比之下,杜甫的遭遇更加让人感到悲凉。胡曾,唐代著名诗人,他的《咏怀五首》之一写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句话反映了杜甫一生的坎坷经历以及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这里的“惨怀”则是形容作者对这种忧国忧民情怀的深刻体会。
尾联:“挽张百熙联”,意思是:为了纪念张百熙先生的贡献和精神,我们决定发起一场运动,以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这里的“挽”字表示哀悼和纪念,同时也有鼓励人们奋起抗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