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花,二十人,花枝一生人一春。
春风纸钱满新陌,不见花坟积三尺。
花枝看客常白头,头白谁遇花时休。
乌程千石作花寿,黄金百斤系君肘。
君行忘死花怨生,与汝衰发移芳龄。
松生千年自伐性,红槿逢君傲君盛。
枯香残萼无惊吹,劝君且复开双眉。
前身只逐东风去,却换红颜入世来。

【注释】

二月花:指梅花、桃花等早春开放的花。二十人:指二十位赏花的人。花枝:指花的枝条。一生人一春: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春天。春风纸钱(zhǐ qiān)满新陌,不见花坟积三尺:春风中飘满了祭祀用的纸钱,但看不到有谁在祭祀的花墓堆积了三米厚。花坟积三尺:形容祭花的坟墓堆积得非常高。花看客:即赏花的人。常白头:指因观花而愁老。头白谁遇花时休:意思是说,没有人能遇到花开的时候。乌程千石作花寿:用一千石米来庆祝梅花的生日。黄金百斤系君肘:用一百斤黄金来赠送给主人。君行忘死花怨生:您离去后,我因怀念而悲伤。与汝衰发移芳龄:您的衰老之发将使我的生命延长。松生千年自伐性(xìn):松树生长千年,它自有它的本性,不需要砍伐。红槿(qīn)逢君傲君盛:红花槿花遇到您就傲慢地盛开。枯香残萼(è)无惊吹:即使枯萎的花香和凋落的花瓣也没有被风吹落。劝君且复开双眉:劝告您再次张开眉毛。前身只逐东风去:我的命运只能像东风一样随风而去。却换红颜入世来:但我换了一个红颜的面孔重新来到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写梅花的。诗人以梅喻人,借梅自况,通过描绘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于风雪中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诗人高洁的节操和孤直的性格。全诗意境幽远,风格清奇。

开头两句“二月花”点明时令,为下文写梅花作铺垫。“二十人”,言赏梅人数之多。“花枝一生人一春”,说明梅花的枝繁叶茂,一年之中开花不止,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年富力强,才高气盛之意。“春风纸钱满新陌”一句,既写了梅花的凌寒独立,更写出了赏梅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不见花坟积三尺”,进一步烘托了赏梅人的心情,也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不拔。

“花枝看客常白头”,这句诗既是对梅花的赞美,也写出了赏梅人的心声。赏梅人面对盛开的梅花,不禁想起自己的白发,感慨时光荏苒,岁月易逝,而梅花却依旧盛开,令人惊叹。“头白谁遇花时休。”这句话既是对赏梅人自己的感叹,也是对梅花的赞美。赏梅人看到梅花盛开,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白发,感慨时光荏苒,岁月易逝。然而,梅花却依然盛开,让人们为之赞叹不已。这句话既表达了赏梅人的感慨,也赞美了梅花的品质。

接下来四句“乌程千石作花寿,黄金百斤系君肘。”这两句诗是诗人对赏梅人的美好祝愿。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赏梅人的慷慨豪迈。“君行忘死花怨生”,这句诗既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不拔,也表达了赏梅人的豪情壮志。赏梅人面对盛开的梅花,不禁想起自己的使命,感慨时光荏苒,岁月易逝。然而,他却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欣赏梅花,为了这个使命,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最后四句“松生千年自伐性,红槿逢君傲君盛”,诗人以松柏和红花槿花来比喻赏梅人。松柏虽然历经千年风雨,但它依然挺拔向上;而红花槿花却因为得到了赏梅人的赏识而显得更加艳丽。这两句诗既是对赏梅人的赞美,也是对梅花的赞美。赏梅人欣赏梅花,让梅花在他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而梅花也因为得到了赏梅人的赏识而变得更加美丽。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豪放情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