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才开一花落,门外车声殡声续。
玉堂美人读道书,不放春色窥幽居。
游丝初明日丝细,自爱清寒服朝气。
古梁蛰燕亦避春,入室静对炉烟温。
春风百万花舞骨,独瘗梅魂敛香雪。
【注释】
《咏怀》:诗人借咏花抒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世事变迁的洞察。此诗以花为喻,写自己从春到冬的人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玉堂”二句是说美人读书不贪看外面的花事,“游丝”“日丝”两句是说春天来了,燕子飞出屋外,而自己则在屋里欣赏着清寒之气,与世隔绝。末四句是说春风中千万朵花都在舞动,而独有一梅被埋在地下,它的灵魂收敛了香气,只留下雪白一片。
【赏析】
这是一首自况体诗。
前四句以花比己。首句“花开”即指花开花落,喻人的一生;“门外车声”即指门内的车马喧哗,喻人的仕途得意;“殡声”即指丧葬之声,喻人的生命无常。后三句以美人自比。次句言玉堂中的美人正专心攻读道德经书。第三句言她并不贪图窗外的花事,第四句写美人在室内欣赏着清寒之气,这两句都是写美人的内心世界。第五、六句写春景。“游丝”指柳条上的柔丝,“日丝”指桑条上的细丝。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此处借指送别之人。“入室”句言燕子飞出屋子去,不再回来,暗含诗人的宦海浮沉。第七、八句写梅花。梅花最耐寒,所以称“清寒”。“独瘗”句谓梅花虽然凋落,但它的灵魂却收敛了香气,只留下洁白如雪的花朵。
这首诗是借咏花抒志,表现了诗人从春到冬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洞察。
这首诗的特点是:用象征和比喻手法,写物言志,托物寄情。全诗意境高远,风格清新俊逸,语言含蓄蕴藉,形象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