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昔手题太白真,我亦题诗为公寿。
乾坤茫茫替人在,各有浮名挂星斗。
河间开府雄文章,为公生日罗清觞。
满堂宾从尽贤士,就中有客如公狂。
公神犹龙去天际,画手思公会公意。
阔达修眉一尺须,胸中尚郁如虹气。
吟诗作赋亦偶然,有时弹冠复挂冠。
一生不负范滂传,耻与俗士相周旋。
秦中旧是公官处,八观萧条散风雨。
东湖一片月如烟,披发骑鲸倘重遇。
我家阳羡公所栖,慷慨自赋除年诗。
江文通笔竟谁授,纪少瑜梦疑吾私。
生年三十弄铅椠,不及秦黄愧生晚。
诗成一笑公可闻,复恐来者思今人。
【注释】
乾坤:天地。替人:指代替别人做事的人。浮名:虚名。文:文章,才学。河间:即赵郡。雄文:杰出的文采。罗清觞:摆设酒宴,指庆寿。河间开府:指唐代河间节度使王廷凑,以雄才大略著称。公生日:指苏东坡的生日。罗清觞:摆酒宴,为寿。画手:画家。会:领会。公意:指画家对苏东坡的崇敬之情。阔达:宽宏大量。修眉:浓密的眉毛。须:胡须。胸中:心胸。虹气:形容豪放之气。吟诗作赋:指苏东坡在诗文方面的成就。偶:有时。弹冠:整理衣冠,准备去做官。挂冠:辞官不干。范滂:东汉时期的名臣,有高风亮节。耻与俗士相周旋:不愿同庸俗之人交往。秦中:指陕西秦川,即今陕西中部地区。八观:《汉书·地理志》载:“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萧条:衰落。东湖:指江西东林寺附近的东湖。一片月如烟:指东林寺附近景色幽美,月光如烟。披发骑鲸:指张僧繇画《龙女骑鲸归去图》,传说他画龙时不使笔,点染之后,龙鳞自动飞起,状若乘风而去。倘重遇:如果还能再次相遇的话。阳羡:古地名,今属江苏宜兴县。家:指苏东坡的家。慷慨自赋除年诗:指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写了一篇《除日登州桥亭候日欲设乐会客》诗,表示自己不受新法束缚。江文通:南朝梁人江淹,字文通。笔授:相传江淹曾得梦神笔授给他。纪少瑜:指江淹梦中所见的女子,后成为他的情人。生年三十弄铅椠:指苏东坡三十岁的时候,在黄州做团练副使。铅椠:指书写工具,铅和简牍、木片等。秦黄:秦观,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轼的弟弟。愧生晚:惭愧没有赶上哥哥的盛年时期。诗成一笑:指苏东坡写诗时心情愉快,笑口常开。闻:听。复恐来者思今人:担心后来的人不能像自己一样,对苏东坡的诗作能够理解和欣赏。
【赏析】
此诗是苏轼在西安毕督部署(今陕西西安市南)所作的一首祝寿词。诗人通过赞美苏东坡的诗才,歌颂了苏东坡的人格精神。
开头两句“公昔手题太白真,我亦题诗为公寿”。意思是说,当年李白曾经亲自题写《太白山金盆赋》并称颂其文才,我也曾经亲自题写过一首诗来祝贺苏东坡的生日。言下之意是说自己和苏东坡都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因此彼此都互相祝贺对方的生日。
接下来三句“乾坤茫茫替人在,各有浮名挂星斗”。意思是说,天地间茫茫无际,而代替人们办事的人却是那些沽名钓誉的人。这里指的是那些投机钻营,靠拍马奉承爬上高位的人。诗人感叹世事无常,感慨人事变迁,同时流露出自己的不屑一顾。
下面四句“河间开府雄文章,为公生日罗清觞”。“河间开府”是指宋代河间太守王庭凑,他在河北地区担任地方官职时很有作为。“罗清觞”是摆酒宴的意思,指为了庆祝苏东坡生日而摆上丰盛的筵席。诗人在这里赞扬苏东坡的政绩,表达对他生日的祝贺之情。
接着五、六句“满堂宾从尽贤士,就中有客如公狂”。意思是说,在座的宾客中都是些贤能之士,其中有一个人特别像苏东坡那样狂妄自大。“就中有客”,即“其中有一人”,指在座的客人中有一位非常自负的人。这里的“公狂”并不是指苏东坡本人狂妄自大,而是用比喻的方式形容那位客人的狂傲性格。
七、八两句“公神犹龙去天际,画手思公会公意”。意思是说,虽然已经离开人间而去的苏东坡神龙一般地遨游在天空之上,但是画家们仍然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描绘苏东坡的形象。“会”在这里的意思是“领会”、“领悟”。诗人通过对这幅画像的评价来表达对苏东坡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十、十一两句“阔达修眉一尺须,胸中尚郁如虹气”。意思是说,苏东坡的长须修长而宽阔,气势如虹,胸中蕴藏着浩荡之气。这两句是对苏东坡的外貌特征和气质的赞美。
然后十四、十五两句“吟诗作赋亦偶然,有时弹冠复挂冠”。意思是说,吟诗作赋这种事情往往是偶然的,有时候他也会像那些辞官不做的人一样重新戴上乌纱帽回到民间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苏东坡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以及他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十二句“一生不负范滂传,耻与俗士相周旋”。意思是说,他一生中都没有辜负过为百姓谋福利的范滂的遗风,不愿意和一些庸俗的人打交道。这两句诗表达了苏东坡的高尚品德,他追求的是为民请命、造福百姓的理想境界。
整首词在赞颂苏东坡的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赞赏苏东坡的才华横溢和崇高品质,同时也批评了一些沽名钓誉之徒的卑劣行径,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自由自在田园生活的向往。此外,他还通过对比苏东坡和范滂的不同人生选择,进一步彰显了自己对于正义和良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