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低飞杂蝴蝶,白袂红颜上坟立。
酒香百滴持劝君,漠漠土花浇不入。
古原日晚游人多,鸳裙凤带相经过。
可怜异体隔哀乐,蜀魄自泣金莺歌。
江云萧骚欲飞雨,一去西郊一南浦。
居人泪尽不复来,月黑空呼鬼邻语。

【注释】

  1. 棠梨:一种树木。
  2. 飞杂蝴蝶:形容棠梨花的繁密,与蝴蝶飞舞在一起。
  3. 白袂红颜:指女子的白色衣服和红色的面庞。
  4. 坟立:坟墓旁边站立。
  5. 百滴酒香持劝君:形容酒的香气浓厚,让人忍不住想要劝饮。
  6. 漠漠土花浇不入:形容酒香浓郁,连土地里的花都难以承受。
  7. 古原:宽阔的原野。
  8. 鸳裙凤带:形容女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如凤凰和鸳鸯。
  9. 异体隔哀乐:不同的身体隔阂了哀乐的感受。
  10. 蜀魄自泣金莺歌:形容悲伤的人像蜀地魂魄一样哭泣,而欢乐的人则像金莺一样唱歌。
  11. 江云萧骚欲飞雨:形容江上的云雾缭绕,仿佛要下雨的样子。
  12. 一去西郊一南浦:形容离别的情景,向西郊或南浦而去。
  13. 居人泪尽不复来:形容人们对离别的人已经没有泪水可以流。
  14. 月黑空呼鬼邻语:形容夜晚独自一人,只能呼唤邻居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扫墓场景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清明时节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不同人的情感状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情感的复杂性。

诗的前两句“棠梨低飞杂蝴蝶,白袂红颜上坟立”描绘了清明节时,棠梨树下飞舞的蝴蝶和墓地旁站立的女子。这里的棠梨树和蝴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而女子的身影则代表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节日的庄重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

第三句“酒香百滴持劝君”,诗人以酒为媒介,表达了对亡者的祭奠之情。酒香浓郁,足以令人陶醉,但面对逝去的亲人,人们却无法尽情畅饮。这种情感的矛盾,使得诗歌更加感人肺腑。

“漠漠土花浇不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清明节时,墓地周围的景象。虽然万物生长,但土地中的花朵却无法感受到这份生机。这种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在最后两句“可怜异体隔哀乐,蜀魄自泣金莺歌”中,诗人通过蜀地魂魄和金莺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哀悼亲人时的复杂情感。蜀地的魂魄因悲伤而哭泣,而欢愉的人们则如同金莺般歌唱。这种对比,既展现了不同人在情感上的不同反应,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下的人性变化。

整首诗以清明节扫墓的场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诗中还通过对比不同人的情感状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变化。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