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浑茫涵万国,三韩形胜拱神京。
戎衣定后陪诗宴,玉节颁时巩汉城。
劲旅曾传安市甲,令公犹典朔方兵。
莫因邹衍忘箕子,五德推迁说大瀛。
【注释】:
一海浑茫涵万国,三韩形胜拱神京。
戎衣定后陪诗宴,玉节颁时巩汉城。
劲旅曾传安市甲,令公犹典朔方兵。
莫因邹衍忘箕子,五德推迁说大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李东蔚归朝鲜所作,表达了对他归乡的祝愿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及赏析:
一海浑茫涵万国,三韩形胜拱神京。
第一句“一海浑茫涵万国”,描绘的是一幅广阔无垠、包容万象的景象。这里的“一海”指的是大海,象征着辽阔的疆域和包容性;“浑茫”则形容海洋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深邃广阔的感觉。接着第二句“三韩形胜拱神京”,则是说三韩(指韩国)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特殊的优势和重要性,如同神京一样拱卫着整个国家。
戎衣定后陪诗宴,玉节颁时巩汉城。
“戎衣”指的是战士的服装,这里用来形容李东蔚归乡后的英勇形象;“定后”可能是指李东蔚在军中的地位或职责已经确定,之后将陪伴诗宴(即诗歌聚会),享受文人雅集的乐趣。第三句“玉节颁时巩汉城”,则表明在他任职期间,可能会被授予象征荣誉和权威的玉节(古代官员所佩戴的节杖),并被用于巩固和加强汉朝的边防力量。
劲旅曾传安市甲,令公犹典朔方兵。
前两句描述了李东蔚的军事背景和成就,接下来两句则强调了他作为将领的威名和贡献。“劲旅”指的是精锐的士兵,他们曾成功抵御过敌人的入侵;“令公”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这里用来赞扬他仍执掌着重要的军事权力。最后一句“犹典朔方兵”,可能指的是他仍在管理着北方边疆的部队,展现了他在保卫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莫因邹衍忘箕子,五德推迁说大瀛。
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它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历史人物邹衍(即邹衍)的错误论断而忽视了箕子的教诲。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提到“五德推迁说大瀛”,诗人似乎在暗示五行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以及宇宙的无限扩展,同时也在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整首诗通过对李东蔚及其军事成就的描述,以及他对诗歌和文化遗产的贡献的赞誉,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的哲理和寓意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空间,激发了人们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