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长安秋已分,烽烟如此况离群。
马头风雨连红树,笛里关山望白云。
千古心期凭寸简,九州容易入斜曛。
江湖断梗藩笼翼,一样生平负典坟。
在古代文学的浩瀚海洋中,有这样一首《送汪毅白出都 其一》的诗篇,其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释义:
诗句原文:
落拓长安秋已分,烽烟如此况离群。
马头风雨连红树,笛里关山望白云。
千古心期凭寸简,九州容易入斜曛。
江湖断梗藩笼翼,一样生平负典坟。
译文:
落拓的长安城,秋天早已分明,烽火连天,何况是远离故土的人。
马头之上,风雨交织,红叶与树木相依,远望关山之巅云雾缭绕。
跨越千史的心迹,仅凭一纸片言,九州大地,易入斜阳余晖之中。
江湖漂泊如断梗,被世俗束缚如同笼中的飞鸟。
一样的人生,辜负了先贤们的志业和教诲。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动乱、个人流离失所之时,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慨。首句“落拓长安秋已分”,描绘了诗人身处乱世,心情落寞的景象。接着以“烽烟如此况离群”抒发了自己的孤寂与无助,烽火连天的战乱使得诗人更加渴望归乡。
第二联“马头风雨连红树,笛里关山望白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里的“马头”象征着诗人的行踪和心情,而“风雨连红树”则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关山望白云”又透露出一丝希望和期待。
第三联“千古心期凭寸简,九州容易入斜曛”,表达了诗人虽然心怀天下,却难以施展抱负的情感。这里“寸简”指的是书信,诗人通过寄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但九州之内的政治舞台对他来说似乎太容易进入。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最后两联“江湖断梗藩笼翼,一样生平负典坟”,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悲剧。诗人将自己比作“江湖断梗”,意味着他像一根断了的树枝,无法继续生长或飞翔;而“藩笼翼”则形象地比喻了他被世俗束缚,无法展翅高飞。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这种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整个时代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