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五东风寒食过,一抔剩土汉宫邻。
奇冤误世公羊学,古泪寻碑下马人。
椎鲁云仍家守冢,荒唐风咏壁生尘。
胭脂坡底桃花发,不为空祠减却春。
诗句原文:
百五东风寒食过,一抔剩土汉宫邻。
奇冤误世公羊学,古泪寻碑下马人。
注释解释:
- 百五:古代节气之一,通常指清明节。
- 东风寒食过:寒食节在这一天结束,春风开始解冻,天气转暖。
- 一抔剩土:表示墓旁的泥土不多,意味着坟墓可能被后人发掘或破坏。
- 汉宫邻:汉宫指的是汉朝的宫殿,这里比喻董相坟与汉宫中的遗迹相邻。
- 奇冤误世:历史上有关于董仲舒的误解和冤屈,这些误解影响了他的命运。
- 公羊学:指春秋时期的公羊派学说,董仲舒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 古泪寻碑下马人: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以及后人在碑前寻找和凭吊的行为。
赏析:
夏孙桐的《清明游董相坟》是一首充满怀旧与感慨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董仲舒墓地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以及对历史的深深思索。首句“百五东风寒食过,一抔剩土汉宫邻”描绘了清明节后的景象,同时暗喻了董相坟的荒凉与历史的沧桑。接下来,“奇冤误世公羊学,古泪寻碑下马人”则揭示了董仲舒的冤屈及其学说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儒家思想的误读和批评。最后两句“椎鲁云仍家守冢,荒唐风咏壁生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状况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全诗结构紧凑,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引发读者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清代诗歌的特色,也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