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以为门,仁以为里;
勤而不德,和而不同。
诗句释义:
- 礼以为门:这里指“仁爱”作为家庭或社会的门面,即用仁爱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 仁以为里:同样,“仁爱”作为社会的基石,用来引导和教育人们,使社会和谐有序。
- 勤而不德: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但认为仅仅勤奋而不讲求道德是不恰当的。
- 和而不同:主张在保持团结的同时,也要尊重多样性,避免盲目追求统一而忽视个体差异。
译文:
以仁爱为门面,以仁爱为基石;
勤奋但不追求虚名,和谐但有不同见解。
关键词注释:
- 礼:古代的一种社会制度,以礼治国,强调尊卑、贵贱的秩序。
- 门:比喻社会或家庭的外围,象征外在的表现或形象。
- 仁: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指爱人、善待他人的品质。
- 里:古代的基层单位,这里比喻社会或家庭的内部环境。
- 勤:努力工作,不辞辛劳。
- 德:道德品质,这里指通过诚实守信等品德来赢得他人的尊重。
- 和:和睦相处,和谐统一。
- 不同:多样性,这里指在坚持原则和目标的同时,尊重并接纳不同的意见和做法。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道德修养、注重人际关系和谐以及提倡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价值观。诗中的“礼以为门,仁以为里”,强调道德规范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而“勤而不德,和而不同”,则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和成就时,不应忘记道德的重要性,同时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意见。整首诗传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处世原则,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