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杳杳天阙山,东望大江去不还。
金陵故宫自何处,石头钟阜如长干。
兹冈锁钥城南关,遥撑半壁成重磐。
采石军声撼建业,古今争夺此弹丸。
梁武讲经于此间,天花法雨散华鬘。
青丝白马来侯景,朱雀乌鸢出大圜。
此台旧事不堪忆,高座寺边馀暮色。
吊古何须感废兴,即今且复埋荆棘。
梅岭已荒内史亭,石冈已铲谢公迹。
孤垒犹留战后氛,二泉空话茶时客。
嗟乎,绝好江山可游观,兵燹一动无翠峦。
于今寰海再鼎沸,岂得江淮一水安。
我从高处望中原,南北山门白日残。
岷江万里来秋色,缥缈海东生暮寒。
这首诗的原文是:“登雨花台”译文:登上雨花台。
注释:雨花台,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胜。诗中通过“登”、“望”、“金陵故宫自何处,石头钟阜如长干”等语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南京这座古都的怀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对雨花台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其中“石头钟阜如长干”,“兹冈锁钥城南关,遥撑半壁成重磐”,描绘了雨花台的壮丽景色和战略地位,展现了诗人对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