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三茅君,向我若招手。
凌虚接太清,下作神仙薮。
劳山虽云高,不如茅峰陡。
峰峰滋白云,勾曲比岣嵝。
至今华阳洞,洞天极深黝。
山中陶隐居,长是烟霞叟。
惜哉符颂书,致诸萧公右。
灵山生药材,时为上方受。
少挂神武冠,老遗天子友。
宰相杂神仙,茅君其许否。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诗中主要实词、虚词和诗句的含义,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云中三茅君,向我若招手”的意思是:云中三茅仙人,向我招手示意。“云中三茅君,向我若招手”是诗人对三茅君的想象之辞,表达了诗人对三茅君的仰慕之情。
“凌虚接太清,下作神仙薮”的意思是:凌驾于高空之中,接天连地与太清相连,下临仙境是人间之幽境。“凌虚接太清,下作神仙薮”写出了茅山的高远与神秘。
“劳山虽云高,不如茅峰陡”的意思是:虽然劳山很高,但比不上茅山陡峭。“劳山虽云高,不如茅峰陡”写出了茅山险峻的特点。
“峰峰滋白云,勾曲比岣嵝”的意思是:峰峦叠嶂生长着白云,曲折蜿蜒像岣嵝山。“峰峰滋白云,勾曲比岣嵝”写出了茅山的奇秀。
“至今华阳洞,洞天极深黝”的意思是:直到今天还有华阳洞,洞天幽深,漆黑如漆。“至今华阳洞,洞天极深黝”表现了茅山的深邃。
“山中陶隐居,长是烟霞叟”的意思是:山中有个名叫陶隐居的人,常常是烟波浩渺的老者。“山中陶隐居,长是烟霞叟”写出了茅山的幽静。
“惜哉符颂书,致诸萧公右”的意思是:可惜啊,那赞美的文字,都送到萧公那里去了。“惜哉符颂书,致诸萧公右”写出了诗人对萧公的重视。
“灵山生药材,时为上方受”的意思是:灵山上有药材生成,时常被皇帝采收。“灵山生药材,时为上方受”写出了茅山的神奇。
“少挂神武冠,老遗天子友”的意思是:年轻时常戴神武冠,老了成为皇帝的朋友。“少挂神武冠,老遗天子友”写出了茅山的崇高地位。
“宰相杂神仙,茅君其许否”的意思是:宰相们混迹在神仙之中,不知茅君是否允许他们入内?“宰相杂神仙,茅君其许否”写出了茅山的地位。
【答案】
译文:
云雾缭绕中的三茅仙君,仿佛向我招手;
高耸入云接天连地的三茅仙君,下临仙境是人间之幽境;
虽然劳山很高,但比不上茅山陡峭;
峰峦叠嶂生长着白云,曲折蜿蜒像岣嵝山;
直到今天还有华阳洞,洞天幽深,漆黑如漆;
山中有个名叫陶隐居的人,常常是烟波浩渺的老者;
可惜啊,那赞美的文字,都送到萧公那里去了;
灵山上有药材生成,时常被皇帝采收;
年轻时常戴神武冠,老了成为皇帝的朋友;
宰相们混迹在神仙之中,不知茅君是否允许他们入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茅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茅山美景的喜爱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首联写景,颔联写景,颈联写景,尾联写景,全诗结构紧凑,脉络清晰,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景交融,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