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尊访幽客,三至不一遇。
门前秋树好,树下石堪据。
凉风西南来,竟尔挈衾具。
近删诗不作,颇复减思虑。
惟于人事外,时得少佳趣。
白鸟笑客狂,翩翩入林去。

【注释】

即事其一:

携尊访幽客,:拿着酒杯去访问隐士。

三至不一遇::三次去访问都不遇到。

门前秋树好,树下石堪据::门前的秋天里,那棵树儿长得好,树下有石头可以坐。

凉风西南来,竟尔挈衾具::凉爽的西南风吹过来,竟然带着我带上被单准备睡觉。

近删诗不作,颇复减思虑::近来不写诗了,反而减少了许多忧愁。

惟于人事外,时得少佳趣::只有在与世无关的事情之外,才能偶尔得到一些乐趣。

白鸟笑客狂,翩翩入林去::白色的鸟儿嘲笑客人的轻狂,飞入树林去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中偶遇一位隐士后,作的一首即兴之作。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和诗人的心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携尊访幽客”,描绘了诗人带着酒杯去访问一个隐居者的情景。这一句通过“携尊”这个动作,突出了诗人的尊重和礼貌。同时,“幽客”也暗示了这位隐士可能是一位高洁之士。

次句“三至不一遇”,表现了诗人多次前往却始终未能遇见这位隐士的遗憾。这里的“三至”和“不一遇”形成对比,更突出了隐士的高远和神秘。

第三句“门前秋树好”,赞美了隐士居住的地方环境优美。这句诗中的“秋树”和“好”字,都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诗人与隐士的对话。“树下石堪据”,形容了隐士坐在石头上休息的情景;而“凉风西南来,竟尔携衾具”,则描绘了诗人在凉风中感到寒冷,于是带着被子准备休息的场景。

第五句“近删诗不作,颇复减思虑”,表达了诗人因为无法见到隐士而产生的孤独感。这里的“近删诗”和“不复减思虑”都反映了诗人的内心变化。

最后两句“惟于人事外,时得少佳趣”,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与隐士的交流,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价值,明白了只有远离世俗喧嚣,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隐士之间的交流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