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者法祭酒,索我西厓诗。
西厓以人重,不在水一陂。
寂寥今昔人,断续往来水。
流波照居人,前后差济美。
相公居前朝,文作一代雄。
祭酒生盛世,诗有三唐风。
遂令东逝波,叠鉴苦吟影。
厓前通长河,厓后冠西岭。
昨闻西厓上,别立双梧门。
非云阶级高,藉表坛坫尊。
六月红荷花,清光彻天地。
高低千坡陀,口有百游骑。
君餐层湖藕,我饭北江稻。
西厓去人远,疑在五云表。
流波日以深,积土日以高。
他时西厓名,与岳争岧峣。
西厓诗为法式善祭酒赋【注释】:
- 昨者法祭酒:指法式善(1643-1707)的官职。祭酒,古代官名,为国子博士,掌教导生徒及掌管经籍图书。这里指代其职务。
- 西厓:指江西庐山西面的山名。
- 以人重:以某人的名声而受到重视。
- 不在水一陂:意指庐山本身并不只是一处风景名胜地,而是整个山水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 寂寥今昔人:形容庐山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游览的地方,古今游客众多,但无人能够完全欣赏其全部美景。
- 断续往来水:意指水流时断时续,如同人们的来往一样,有时顺畅有时受阻。
- 流波照居人:指庐山的水流动时,仿佛有光照耀着周围的居民。
- 前后差济美:意指庐山前后的风景各有特色,互相映衬,形成美的和谐。
- 相公居前朝:指当时的宰相(相公)居住在朝廷之上,与后朝相隔遥远。
- 文作一代雄:意指当时的文学成就非常高超,可以称之为一代之冠。
- 祭酒生盛世:指法式善在盛世时期担任祭酒这一官职。
- 三唐风:意指南朝、唐代和宋代的诗歌风格。
- 遂令东逝波:意指水流向东而去,如同被命令一般。
- 叠鉴苦吟影:意指诗人在庐山上反复观察、揣摩自己的作品影子,努力提升自己的诗词水平。
- 厓前通长河:意指庐山前面的河流宽广,如同长河。
- 厓后冠西岭:意指庐山后面有一座美丽的山岭(西山)。
- 六月红荷花:意指夏天六月时节,庐山上的荷花盛开,呈现出红色。
- 清光彻天地:形容荷花的清丽之光照亮了整个世界。
- 高低千坡陀:意指庐山上有许多高低错落的山峰,如同千层梯田般层层叠叠。
- 口有百游骑:意指庐山上有众多的游客骑马游玩。
- 君餐层湖藕:意指你品尝着从层叠如云的荷叶中取出的新鲜莲藕。
- 我饭北江稻:意指我享用着来自北江(长江下游地区)的香糯稻米。
- 西厓去人远:意指庐山距离人烟较远的地方非常远。
- 疑在五云表:意指庐山仿佛位于五云之上,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 流波日以深:意指随着时间的流逝,水流越来越深。
- 积土日以高:意指随着时间的流逝,山上的土越来越高。
- 他时西厓名:意指将来庐山一定会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法式善为纪念朋友法式善祭酒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赞美了朋友的文学成就和崇高地位,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首联“昨者法祭酒,索我西厓诗”直接点题,引出了法式善祭酒这个重要人物。接着以西厓为引子,引出了接下来的主题。西厓即江西庐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经常游览之地,也是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所描绘的对象。在这里,作者将西厓比作人,突出了庐山的重要性和美丽。
颔联“西厓以人重,不在水一陂”进一步强调了西厓的重要性,指出西厓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这里的“一陂”指的是庐山的一个部分,而整个庐山则是西厓的象征。
颈联“寂寥今昔人,断续往来水”则通过描述古今人流连忘返的景致,表达了对庐山深深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断续”既描述了流水的流动状态,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尾联则以赞美的口吻结束全诗,指出庐山未来的发展和辉煌前景,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里的“五云表”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高峻和神秘,同时也寓意着朋友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