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与望舒,晨夕丽天阙。
司存各有在,取道亦殊别。
如何百星光,难补员景缺。
北斗亦自知,光辉不如月。

《古意十首贻晋斋应教同作其七》是清代诗人洪亮吉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繁星与月亮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天阙美景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接下来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繁星与望舒,晨夕丽天阙:这里的“繁星”指的是天空中的星星,而“望舒”则是指月亮,诗人通过这两个天体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天空景象。

  2. 司存各有在,取道亦殊别:这里的“司存”指的是掌管星辰的神灵,而“取道”则是指人们行走的道路。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对于宇宙秩序和人类行为的深刻思考。

  3. 如何百星光,难补员景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浩瀚星空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喻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

  4. 北斗亦自知,光辉不如月:北斗七星是中国古代的星座之一,这里诗人以北斗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拥有智慧,但无法与月亮相提并论,暗指人生有得有失。

《古意十首贻晋斋应教同作其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诗人通过描绘星空、北斗和明月,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的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