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一别经岁时,封书约我游偃师。
把书沉吟复东走,尘土随人已三斗。
津头尘暗风尚微,挂席如马从风飞。
忽惊风从半空旋,长年大呼人语乱。
眼看北岸离才尺,帆急欲收收不得。
一风吹舟舟转轻,楼橹尽讶凌空行。
萧然天末一使星,河伯已遣鲛人迎。
盘涡欲下仍未下,恶浪幸从船后泻。
舟人心定客始猜,欲扺岸北偏南来。
耸身一跃得平地,观者居然诧神异。
邻舟望我竟若仙,馀艇尚在风中颠。
君不见故人此日迟高会,客卧津亭自颠沛。
瓦灯一盏土桥南,且唤行童理生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作者随从友人赴约游历偃师的经历。以下是逐句的详细释义:
王大令复专人约游偃师,余以驿路迂回未果,翊日从冈里渡河,半渡风发舟几覆,日晚仅得扺南岸,因徒步携从子两门生至惠济桥行馆宿,却寄大令一省。
- 王大令:指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
- 专人约游偃师:王昌龄派人邀请我一起去游览偃师。
- 驿路迂回:古代官道多用驿站传递文书,但道路蜿蜒曲折,行程缓慢。
- 翊日:早晨。
- 冈里:山间小路。
- 扺(wěi):到达。
- 从子:侄子。两门生:两个学生。
- 行馆:旅馆。
- 却寄大令:给王昌龄寄去一首诗。
故人一别经岁时,封书约我游偃师。
-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王昌龄。
- 经岁:一年。
- 封书:密封信件。
- 约我游偃师:邀请我去游历偃师。
把书沉吟复东走,尘土随人已三斗。
- 把书:拿起书信。
- 沉吟:深思。
- 东走:向东走去。
- 尘土:路上的灰尘。
- 已三斗:已经走三斗路。
津头尘暗风尚微,挂席如马从风飞。
- 津头:渡口。
- 尘暗:灰尘弥漫。
- 风尚微:风势微弱。
- 挂席:系在桅杆上的帆。
- 如马从风飞:像马儿一样随风飞翔。
忽惊风从半空旋,长年大呼人语乱。
- 长年:多年。
- 大呼:大声呼喊。
- 人语乱:人的喧哗声混乱。
眼看北岸离才尺,帆急欲收收不得。
- 眼看:眼睛看到。
- 北岸:北方的河岸。
- 离才尺:距离只有一尺。
- 帆急:船帆快被风吹动。
- 欲收收不得:想要收起帆来却收不到手。
一风吹舟舟转轻,楼橹尽讶凌空行。
- 一风吹舟:一阵风吹过船。
- 舟转轻:船摇动得非常轻。
- 楼橹:船上的桨和鼓。
- 凌空行:在空中行驶。
萧然天末一使星,河伯已遣鲛人迎。
- 萧然:形容船行速度快,声音低哑。
- 天末:天上的尽头。
- 一使星:一颗星星,这里比喻船的速度。
- 河伯:黄河的水神。
- 鲛人:传说中能吐水为珠的水族,这里比喻河水。
盘涡欲下仍未下,恶浪幸从船后泻。
- 盘涡:漩涡。
- 欲下:想要下沉。
- 仍未下:没有下沉。
- 恶浪:猛烈的波浪。
- 幸从船后泻:幸运地由船后倾泻出去。
舟人心定客始猜,欲扺岸北偏南来。
- 舟心:指船只中心。
- 客思:客人的心思。
- 扺岸:到达岸边。北偏南来:向北偏南方向行驶。
耸身一跃得平地,观者居然诧神异。
- 耸身:身体向前倾斜,跳起。
- 一跃:跳起一次。
- 得平地:跳到了平地上。
- 观者:观看的人。
- 居然:果然如此。
- 诧神异:惊讶地认为神奇异常。
邻舟望我竟若仙,馀艇尚在风中颠。
- 邻舟:旁边的船只。
- 若仙:好像神仙一样。
- 馀艇:其他的小船。
- 尚在风中颠:还在狂风中摇摆不定。
君不见故人此日迟高会,客卧津亭自颠沛。
- 故人:朋友,这里指王昌龄。
- 此日迟高会:这一天推迟了宴会。
- 客卧:客人住宿。
- 津亭:渡口的亭子。
- 自颠沛:自己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瓦灯一盏土桥南,且唤行童理生菜。
- 瓦灯:瓦制的灯笼。
- 行童:年轻的仆人。
- 理生菜:整理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