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殊恋别,忽作两月晴。
清晨来阁中,霞采东南明。
连冈何苍苍,修林亦英英。
机事庶久忘,物亦谅此情。
伴我日读书,不觉寒暑更。
谢者尚未谢,生者日以生。
爱此三载中,日添雏鸟声。
新篁手所栽,亦乐观其成。
这首诗是诗人为告别新学使谈户部祖绶而作的六首诗之一。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自己对云山之恋、对新学使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诗人描绘了云山之恋的场景,云山之恋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情,也是他对云山的一种依恋和怀念。在诗人眼中,云山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归宿。诗人通过“忽作两月晴”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云山之恋的情感色彩渲染得淋漓尽致。
诗人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霞光映照下的东南方向显得分外明亮。这里的“霞采东南明”既展现了清晨时分霞光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新的开始和新的机会的期待。
诗人转向了对连冈的描述,连冈何苍苍,修林亦英英。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连绵不断的山峦和茂密的树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诗人也在通过这种景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转向了对机事和物情的思考。他认为,虽然世事纷繁复杂,但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就能够忘却这些纷扰的事物,从而得到内心的安宁和满足。这里的“机事庶久忘,物亦谅此情”既是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总结,也是他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宣言。
随后,诗人转向了对陪伴他的人的感激之情。他感谢那些陪伴他日复一日读书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他才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这里的“伴我日读书,不觉寒暑更”既体现了诗人对陪伴者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追求。
诗人转向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他希望与新学使的相处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希望能够在新的环境中继续成长和发展。这里的“谢者尚未谢,生者日以生”不仅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更是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的体现。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云山之恋、对新学使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云山之恋、清晨景象、连冈描述、机事物情、陪伴者感激、未来展望等元素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