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日天乍煦,窄袖葛衫犹苦暑。
连房早厌人语稠,却曳襆被来楼头。
莲台三面波光漾,一榻居然最清旷。
蒙蒙桃树月西斜,鸟影斜生纸窗上。
【译文】
六月六日天乍暖,窄袖葛衫犹苦夏。
连房早厌人语稠,却曳襆被来楼头。
莲台三面波光漾,一榻居然最清旷。
蒙蒙桃树月西斜,鸟影斜生纸窗上。
注释:
酷暑至:酷暑来临。
六月六日:指六月初六日,农历五月初七,为端午节。因“五”与“午”音近,故称“端午”,又称“端阳”“重午”。
天乍煦(xù):天气渐渐暖和了。乍:刚刚。
葛衫:用葛布做成的上衣,即葛衣。葛衣是夏天常用的衣服。
厌:讨厌。
曳(yè):拖着。
襆被:用布做的包袱。这里指席子。
莲台:荷花台。
漾:水波荡漾。
桃树:桃花树。
西斜:夕阳偏西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于端午节这天在楼头乘凉的情景。首句点明时间、天气;二句写出夏日炎热难耐;三句描绘出楼头的凉爽宜人;四句写出楼头的幽静之美;五句写出夜深时月亮的倒映;六句写出月光下的美景。全诗清新自然,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