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理红丝,阿妹理彩线。
竹阁止一间,织丝看四面。
眼波时向郎边瞥,十指纤纤化工出。
春禽怪底齐上楼,织得一堤花欲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题目为《黔中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织锦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阿娘理红丝,阿妹理彩线。
这里的“阿娘”和“阿妹”是古代汉语中的对女子的敬称,表示尊敬和亲近。“理红丝”和“理彩线”分别指的是女子们用红线和彩线来编织。红丝是指红色的丝线,彩线通常指的是五彩缤纷的丝线。
竹阁止一间,织丝看四面。
这里描述的是女子们在竹阁里面,只能看到四面的墙壁,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竹阁可能是一种简陋的建筑,四周被竹子环绕,只有一扇小窗户可以望见外界。
眼波时向郎边瞥,十指纤纤化工出。
“眼波”指的是女子的眼神,“郎边”指的是男子身边。这句诗描述了女子们不时地偷偷瞥向她们所爱的男子,眼中流露出爱慕之情。同时,她们的十个手指纤细而灵巧,好像是由大自然精心雕琢而成。
春禽怪底齐上楼,织得一堤花欲活。
“春禽”指的是春天的鸟儿。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鸟儿一起飞上了楼台,仿佛是在为女子们的手艺欢呼。她们用丝线织出了美丽的花朵,使得整个堤岸都仿佛充满了生机,仿佛在春天里绽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们勤劳织布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女子们的辛勤劳作和对爱情的渴望。诗中的“阿娘”、“阿妹”是对女子的敬称,表现了她们的贤惠和孝顺。同时,诗中的“竹阁”、“郎边”等元素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们的劳动场景,展现了她们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爱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