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中间夹一驿,驿路如绳尽高出。
山凹忽现数百家,瓦屋鳞鳞若居穴。
下山欲向桥南住,水碧堤青渺无路。
更残绕砌空百回,新月不过山冈来。

宿杨老驿

雨山中间夹一驿,驿路如绳尽高出。

山凹忽现数百家,瓦屋鳞鳞若居穴。

下山欲向桥南住,水碧堤青渺无路。

更残绕砌空百回,新月不过山冈来。

诗词原文:

雨山中间夹一驿,驿路如绳尽高出。
山凹忽现数百家,瓦屋鳞鳞若居穴。
下山欲向桥南住,水碧堤青渺无路。
更残绕砌空百回,新月不过山冈来。

注释译文:

  1. 雨山:指连绵的山脉。
  2. 驿(yì):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和行人休息、住宿的地方。
  3. 如绳:形容道路笔直、整齐。
  4. 山凹:山谷或山脊的凹陷处。
  5. 鳞鳞:形容众多且密集的样子,此处用来形容房屋排列有序。
  6. 桥南住:暗示诗人打算在桥的南面寻找住宿之地。
  7. 水碧:形容水流清澈见底,颜色为蓝色。
  8. 堤青:指河岸的绿色植被。
  9. 渺无路:形容道路非常狭窄,以至于几乎看不到路。
  10. 更残:深夜时分,时间接近黎明。
  11. 绕砌:围绕石砌的路基行走。
  12. 百回:多次重复的意思,这里指诗人不断绕着石砌的路基徘徊。
  13. 新月:初升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夜晚行旅的情景。首句”雨山中间夹一驿”设定了场景,紧接着”驿路如绳尽高出”则形象地展现了道路的直与高,给人一种清晰而强烈的视觉效果。接着,诗人通过”山凹忽现数百家,瓦屋鳞鳞若居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区的宁静与美丽。”下山欲向桥南住,水碧堤青渺无路”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迷茫与无助,以及对于前行方向的渴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