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居里门,骑马如骑龙。
屏息不敢言,急复掣马騣。
十年作客奔驰急,与马谁知日相习。
风陵渡北中条西,百里风驰入安邑。
即今骑马如骑羊,马亦步步随低昂。
爱之不忍复鞭策,一日常教馀马力。
朱缨累累玉鞭把,我马力常先众马。
举鞭问仆笑不休,何似吴下蜻蜓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同时注意把握诗句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来分析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
我过去住在里门前,骑马如骑龙一般威风凛凛。屏息不敢说,急忙又扯回马缰。十年在外做客奔驰急,与马相知日子已很长。风陵渡北中条西,百里风驰入安邑。如今骑马如骑羊,马步步步随低昂。爱之不忍再鞭策,每日教给马余力。朱缨累累玉鞭把,我的马力常先众马。举鞭问仆笑不休,何似吴下蜻蜓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骑马行”为题,通过写自己与马的亲密关系,抒发了作者对骏马的喜爱之情。诗前六句是诗人在回忆与马相处时的情景。首二句写他过去骑马威风凛凛的样子;三、四句写他屏息不敢说话而急忙抽回马缰的情景;五、六句写他在旅途上日夜驰骋的情形;最后两句写他对马的爱怜之情。
七至十二句写诗人今日骑马与往日相比,有了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诗人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今日的马虽然不如过去那样威风,却比过去更加驯服听话;它虽然不像过去那样能载人万里疾驰,却比过去走得更快一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今天的马的喜爱之情。
十三句到十八句写诗人骑马时的体会。诗人骑马时常常感到马的劲道很大,所以用“爱之不忍”来形容自己对马的感情。诗人用“一日常教余马力”来说明自己平时如何训练马;而马也不负诗人的期望,总是听从他的调遣。
十九句到二十一句写诗人骑马时的感受。诗人骑马时总喜欢回头看看马,觉得马儿的步态很美;他觉得马走起来就像一条小船在水面上飘移。这两句描绘出诗人骑马时的心情和感受。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四处漂泊,生活十分艰辛。但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也从不失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心。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居华州时写的,是他一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