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宿无溪西,朝发明山东。
蓝舆天半忽一折,坐处正落空潭中。
心惊不敢复俯视,尚喜缺处交长松。
回头顾仆复不至,人说尚隔云重重。
行经平地愿少憩,饱听万壑冲松风。

【注释】

上回龙关:指回龙寺。回龙关,位于今甘肃兰州市西固城东南1公里处。

夕宿无溪西:晚上住宿在无溪的西边。

朝发明山东:早晨从明谷出发到东边。

蓝舆天半忽一折:指蓝舆(车)在半空中突然被折断。

坐处正落空潭中:指坐在空阔的山潭中。

心惊不敢复俯视:心里害怕,不敢再往下看。

尚喜缺处交长松:幸好山涧中有几棵高高的松树。

回头顾仆复不至:回头看仆人却不再回来。

人说尚隔云重重:据说那里还有层云雾,看不见人。

行经平地愿少憩:经过平坦的地方,我希望能稍作休息。

万壑冲松风:万壑之中传来松涛声,好像风吹过来。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游览回龙寺途中,夜宿无溪西,清晨又由明谷出发向东去,一路上经过山峡、山谷,一路所见所闻,都写在这首诗里。

首联两句是写诗人夜宿无溪西和晨起出发的情况。“夕宿”点明夜晚,说明旅途的劳顿。“无溪”即无水之溪,暗含着“无水”的意思,表明诗人此行的目的是去山上的寺庙,所以用“西”字来表示方位。“朝发”表明第二天就要启程了。“东”字则表明诗人要去的地方就在东边。两句诗连起来就是写诗人夜间住进了无溪西边的旅店,第二天一早又起身上路了。这样写,就把旅途劳顿写得非常具体而真实,为下文写景抒情作了铺垫。

颔联两句是写诗人在半空中忽然遇到险阻的情景。“天半忽一折”,意思是说车子在半空中忽然像树枝一样被折断了。“坐处”指的是车子停稳的地方。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把车子在高空中飞行的状态描绘出来,使人感到惊险。“正落空潭中”一句则是对前面一句的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表现了诗人遇险的心情,也使前面的险情更加突出。

颈联两句是写诗人在险路上的心情变化。“心惊不敢复俯视”,“惊”是害怕的意思,“复”是再次的意思,“不敢复俯视”是说因为害怕不敢再向下看的意思。这一句写出了诗人遇险后的心理状态。“尚喜”一句是说幸亏有地方可以躲藏,才没有发生危险。“缺处”指的是险路中间的缺口,“交长松”是指山涧中有几棵长得很茂盛的松树,这里指松树。“交长松”既写出诗人侥幸脱险后的心理感受,也表现了山中的景色和气氛,为后面描写山中风景作了铺垫。最后两句是写诗人经过一段险路后,看到前方有山涧,于是停下来稍作休息。“行经”是说经过了。“万壑”是形容山势高低不平,有许多沟壑。“冲”是形容声音。“松风”是形容松树发出的风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经过一段险途后,终于看到了山涧中传来的松涛声,好像是松风吹过来似的。这一结尾既是写景,也是写人。

尾联两句是写诗人在经过一段险途后,仍然想多歇一会儿的意思。“饱听万壑冲松风”是说想要好好地听听山涧中松涛的声音。“万壑”还是形容山势高低不平,有许多沟壑。“冲”是形容声音。这里的“冲”是动词,意思是说山涧中的松涛声像风吹过来似的。这几句诗以“万壑冲松风”收尾,既写出了山涧景色的特点,也写出了诗人的感受,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使得整首诗都洋溢着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这首纪游诗虽然写的是一次旅行的经历和感受,但是作者却把它写得非常生动具体,富有生活气息,而且语言流畅自然,很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